文/万笑天
5月6日,一篇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文章称,在最大使用条件下,试验所用防晒霜所含的阿伏苯宗、羟苯甲酮、奥克立林和依莰舒四种成分,被吸收进入人体血浆中的含量,均超过了美国FDA的标准。而这几种成分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表明其安全性,因此对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在这项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指导支持的研究中,24名健康志愿者,以2mg/cm2的量,将防晒霜涂抹在全身75%的皮肤上,每天四次,并持续涂抹四天。检测结果表明,受测的四种防晒霜成分在血浆中的浓度均超过了0.5ng/ml。
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霜与化学防晒霜,前者通过反射、散射紫外线来避免皮肤损伤,后者则靠吸收紫外线。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化学防晒霜的主要成分正是实验中的四种成分,阿伏苯宗、羟苯甲酮、奥克立林与依莰舒吸收紫外线,同时自身发生分解。
防晒霜主要是针对紫外线(UV),而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分为UVB(290-320nm)、UVA2(320-340nm)、UVA1(340-400nm)。“氧化锌这类物理防晒剂,几乎可以覆盖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包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常见化学防晒剂有十种左右,不同的化学结构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线。一部分对应的是中波紫外线,一部分的是长波紫外线,为了提高防晒效果,很多防晒产品会选择多种化学防晒剂成分混合搭配。
包军说,从上述研究文章来说,物理防晒剂要更安全一些。“防晒指数比较高的,基本是物理防晒霜,如果它不从皮肤上脱落,是一直有作用的。化学防晒霜吸收紫外线会消耗,防晒指数不会太高。”
JAMA的这篇文章称,防晒霜中的氧化锌与二氧化钛,通常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但包括上述四种成分在内的另外12种活性成分,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表明其安全有效。不过,研究者也表示,这并不表明个人应避免使用防晒霜。
成都中医药大学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董青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0.5ng/ml只是一个一般的标准,对于具体的化学成分,有多大的浓度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以及其临床意义还不明确。他还表示,“这项试验使用的是防晒霜的最大剂量,要远超过日常的使用量,且样本数量也非常小。这一结果更重要的是它的学术意义。”
因此,他建议眼下人们仍需要使用防晒霜来避免皮肤晒伤和预防皮肤癌。光晒、长期反复暴晒等,都有可能导致皮肤表皮细胞的DNA发生变异,是一些皮肤癌非常重要的诱因。
董青生最后说,物理防晒霜不易被皮肤吸收,可以阻隔紫外线,涂抹在脸上会显得发白,比较适合孕妇与儿童使用。一些羟苯甲酮含量高的化学防晒霜,则不会发白,但有比较高的概率会导致过敏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