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掌权后就没几个怕的人,惇亲王奕誴算一个,谁让人家是皇族家长,又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再加上当时慈安太后尚在,慈禧太后拿奕誴也没办法。
可是有这么一个人,她不仅比慈禧太后低一辈,而且是她的养女,她在慈禧太后全面掌权后(慈安太后崩逝、甲申易枢)仍然敢当面“斥责”慈禧太后,甚而为即将被废的堂弟光绪求情,最终保下了弟弟。
慈禧太后死后,她面对监国摄政王载沣也是丝毫不怵,几句话说出,反而让载沣惊恐不已,赶紧照她的话办事,即便是清朝灭亡后,那些遗老遗少对她也是客客气气,比对载沣等人还要尊敬。
她就是恭亲王奕訢嫡长女,两宫皇太后养女,历史上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固伦公主。
公主原是恭亲王府的大格格,她的母亲就是嫡福晋瓜尔佳氏。当年,道光帝秘立皇四子奕詝为太子,次年就把出身满洲镶蓝旗的萨克达氏指婚给奕詝,可是转过年来,就把热河都统桂良之女瓜尔佳氏指婚给了奕訢。
萨克达氏和瓜尔佳氏无论是从出身还是父祖官位来看,都不能同日而语,这就让朝中很多官员都以为道光帝选定的皇储是奕訢,可结果却是奕詝。
道光帝这一辈子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看到孙子孙女,他的长子奕纬24岁薨逝,没有留下孩子,他驾崩时,三个已经成年的皇子没有一个生儿育女,老皇帝走的时候已经69岁,这要是放在康熙和乾隆身上,都当曾祖父了。
大格格在祖父离世后四年才出生,但她已经是祖父道光帝的第一个孙辈,而且人家是嫡福晋所生,还是在农历二月初二出生,这似乎也暗示了她将会有不平凡的一生。
咸丰四年,甲寅二月辛未,上诣寿康宫,问皇贵太妃安。—《清文宗实录》
开心的不只是奕訢夫妇,宫里的康慈皇贵太妃也很高兴,毕竟自己终于做祖母了。咸丰帝听闻侄女降生也是龙心大悦,他还特地前往养母宫中给她请安。
此时的咸丰帝十分苦恼,自己都24岁了,可就是无有所出,后宫也没后妃怀孕,侄女作为子侄辈中第一人,他当然十分喜爱。
在古代很多人信奉“招弟”之说,于是咸丰帝也时常让弟妹瓜尔佳氏带侄女进宫,表面上是让侄女给她祖母皇贵太妃请安,自己也想感受感受这种当父辈的感觉,顺便招招弟。
巧合的是,大格格出生后,咸丰帝的丽妃、懿妃相继生育了大公主和大阿哥载淳,咸丰帝或许把这都归功给了大侄女,对她愈加宠爱。
大格格7岁时,发生了著名的辛酉政变,咸丰帝苦心孤诣设置的顾命八大臣集团被铲除,政权落到了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手中,奕訢戴上了铁帽子,赏亲王双俸,并成为了议政王。
恭亲王之长女。聪慧轶群。素为文宗显皇帝最所钟爱。屡欲抚养宫中。晋封公主。圣意肫肫。言犹在耳。自应仰体先帝之心。用沛特恩。著即晋封为固伦公主。以示优眷。所有服色体制。均著照固伦公主之例。—《清穆宗实录》
奕訢此时已经是加无可加,两宫太后为进一步拉拢、挟制于他,于是将大格格接入宫中抚养,并将她封为固伦公主。
有清一代,亲王之女为皇帝养女者也不少,受封为固伦公主者亦有之,但她们都是先封为和硕公主,再晋封为固伦公主,唯有大格格,她是清朝唯一一个初封就是固伦公主的亲王之女。
恭亲王与瓜尔佳氏再舍不得,也不能阻止女儿入宫,生于帝王家的大格格虽然也不舍父母,但善解人意的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侍奉好两位皇额娘,于是也就入宫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两宫太后对大格格的喜爱是真的,虽然不能经常与亲生父母见面,但大格格在宫中的生活还是很安逸的。
恭亲王之长女著撤去固伦名号。所有一切仪制服色。仍照公主例。封为荣寿公主。以示区别而昭宠眷。—《清穆宗实录》
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后,奕訢时感芒刺在背,于是几番恳请撤去女儿的固伦封号,两宫太后也便同意了此事,改封其为荣寿公主。
这一年,公主12岁了,按理来说还不到议婚年纪。一般来说,清朝公主是在15岁以后才开始遴选额驸,有的公主甚至十八九岁才成亲。
可是两宫太后急着给养女张罗一门好亲事,据说公主的夫婿是她亲选,从三个少年中选中了一个叫富察·志端的少年,不过笔者私以为荣寿公主应该是猜中了两位养母的心意,故意选择的志端,因为志端太适合做额驸了。
志端的姓氏十分出名,想必文友们立时就能想到孝贤皇后和傅恒,没错,志端的曾祖父明瑞就是傅恒和孝贤皇后的亲侄子,明瑞战功赫赫,为自己这一支赢得了世袭一等诚嘉毅勇公的爵位。
志端的父亲景寿不仅承袭了一等诚嘉毅勇公之爵,而且也迎娶了公主,这位公主就是荣寿公主的亲姑姑寿恩固伦公主,这位寿恩公主是道光帝的六女儿,她是奕訢的同母姐,可谓是与荣寿关系最近的皇室长辈。
景寿原本也是顾命八大臣之一,因额驸身份幸免于难,尔后因为小舅哥奕訢的帮扶,历任蒙古都统、授御前大臣,在儿子大婚前已经官至领侍卫内大臣。
也就是说,志端其实是荣寿的表哥,二人定然早就是相识的,不可能是选婿时才第一次见,荣寿选择表哥,一来是顺从了两位养母亲上加亲的想法,二来也是因为表哥知根知底,父母和自己肯定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对女儿的宠爱,两宫太后特意赐给志端头品顶带、并赏戴双眼花翎。次年,二人就成婚了,
荣寿公主虽然有着如此尊贵的原生身份,又是两宫太后的养女,但命运多舛,她与表哥成婚后仅5年,志端就去世了。
两宫太后怜悯养女寡居,将她接回了宫中,尔后几年,皇室屡经大丧,同治帝和姐姐荣安固伦公主在同一月因天花离世,两个月后嘉顺皇后阿鲁特氏也因病崩逝,可谓灾厄连连。
寿庄和硕公主。著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并赏坐黄轿。荣寿公主。著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清德宗实录》
至此,皇室只剩下两位公主,一位是荣寿公主,另一位就是光绪帝的亲姑姑寿庄和硕公主。在光绪七年,慈禧太后下诏将两位硕果仅存的公主皆晋封为固伦公主。三年后,寿庄公主离世,荣寿公主成为了清朝唯一的公主,宫中称其为大公主。
寡居后,本来就崇尚朴素的大公主更是不加装饰,与每天要精心加以化妆才肯露面的养母慈禧太后形成了鲜明对比,据现存照片和清室后人的回忆,荣寿公主当时虽然才二十出头,但看上去已经像是一位老妇人了,光看照片就会让人觉得“丑”。
不过,美与丑永远不止是外表上的,大公主虽然一派未老先衰之像,但她敢于秉持正心。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爱慕奢华,这与崇尚节俭的大公主可谓冰与火的碰撞,可是在慈安太后崩逝后,根本无人敢劝谏慈禧太后,但大公主敢。
遇事能持正心,不善太后之奢侈,常谓:“此等糜费,殊属无谓,彼清家一老寡妇耳,亦复何心于纷丽?”—《十叶野闻》
大公主直接就对养母说:“你只是爱新觉罗家的一个寡妇,穿这么艳丽华贵的衣服给谁看?女儿我深受您的宠爱,看到您犯错,不敢不指出来,这才是女儿的报恩之举”。
从小饱读诗书的荣寿公主进言时常常引经据典,在劝阻慈禧太后的同时,还能让慈禧太后不至于生气,反而觉得是自己理亏,这可真是说话的艺术,估计当时的朝臣们都希望大公主出一本《与圣母皇太后对话指南》。
慈禧太后一来是确实理亏,二来也是宠爱女儿,三来女儿的劝说也确实能戳中自己的一些点(劝到点上了),她虽然也不会全然采纳,但在不少时候还是有所收敛的,并且称赞女儿乃是“女汲黯”(汲黯乃是汉武帝朝大臣,敢于犯颜直谏)。
众所周知,光绪年间帝后党争激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与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围绕中央政权和维新变法展开了斗争。
荣寿公主作为皇族的重要人物,自然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纷争,作为太后的养女,又素来与慈禧太后关系亲睦,不少人都会简单的把公主归入后党,其实不然,荣寿公主的心胸岂会止于此。
大公主是慈禧太后的爱女,却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面对帝后党争,她是痛心疾首,她深知无论谁胜谁负,清廷的权威都会受到重创,所以她努力结好于珍妃、瑾妃,也常暗中帮堂弟光绪说话,她更希望能够调和帝后矛盾。
公主本有意扶助光绪帝,重以瑾、珍姊妹之情感,益倾心为之救护矣。—《十叶野闻》
公主与珍妃感情甚笃,珍妃、瑾妃也希望结好公主希冀能在帝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珍妃也在丈夫光绪帝那里说了很多公主的好话,所以她们之间的感情是不错的。
戊戌政变发生后,光绪帝和珍妃情况危急,原本在外的荣寿公主星夜兼程赶回宫中,极力为堂弟和珍妃开脱,为了保住堂弟的帝位乃至生命,她不得不把责任都推到康梁等人身上。
大公主以国家危急、此时废立易生大乱,劝告慈禧太后暂时不要行废立,努力拖延时间,慈禧太后此时也顾忌地方督抚和列强的看法,也就顺势答应暂时不处置光绪帝。
后来的历史证明,大公主的拖延战术还是有用的,因为李鸿章、刘坤一等督抚的反对,以及荣禄态度的变化,再加上列强的干涉、士绅的请愿,废立之事最终告吹。
若不是大公主当时劝住了盛怒的慈禧太后,恐怕历史就要改写。
救下堂弟后,大公主又给珍妃求情,慈禧太后看在她的面子上,决定暂不杀珍妃,但慈禧太后对荣寿说:
“尔与珍妃有素,固当为之说项。然彼所言狂妄至此,尚令彼等结党,比而谋我,尔独不为我地乎?纵不杀,亦终不能令彼与皇上相见。彼果悔过,历时使复自由不晚也。”
由此,珍妃也被关了起来,过上了凄苦的囚禁生活。慈禧西逃时,命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据说公主后来时常对旁人感慨,“是我辜负了珍儿”。
公主有干事才,谙掌故,宫中有大事,太后必与商榷,以其甚娴典礼,且事事能持大礼,虽极忙迫之际不乱也。—《十叶野闻》
除了调和帝后矛盾,大公主在光绪朝还担当了复杂的外交角色。或许是继承了父亲的一些才能,大公主做事果决,处事明白,慈禧太后有时也会与她商议大事。
根据现存的公主照片来看,公主参加了很多与外国公使夫人的会见活动,而且往往都是清廷代表中坐C位的人,可见当时她在清廷女眷中的特殊地位。
著名的宫廷女官德龄除了担当慈禧太后的御用女翻译,还时常被大公主请去教她外文,足见大公主处事之精谨。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崩逝后,宫中乱成一团,新上位的摄政王载沣年轻不更事,导致帝后丧仪混乱,大公主见状恼怒万分,怒斥载沣辜负太皇太后眷顾之恩。
载沣惊惧,赶紧组织起来,命人勤谨处事,大公主居中指挥,这才稳定了宫内的局势,帝后的丧仪也得以顺利办成。
清廷灭亡后,大公主深居简出,但她在宗室和遗老遗少眼中仍是大公主,肃亲王善耆之妹、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亲王贡桑诺尔布福晋四十寿辰之时,听闻大公主即将到场,王公福晋赶紧出迎,进入会场后,全场遗臣、遗宗纷纷致意,并把公主请到了全场最尊的位置,连原本的主角福晋都成了陪衬。可见大公主余威之盛。
荣寿公主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公主,她经历传奇,见证了清朝从衰弱到灭亡的全程,她虽然面丑,但是心善且能秉持正心,这在皇家是极为难得的,而这也是她能赢得遗臣和宗室尊敬的原因所在。
1924年,71岁的大公主安然离世,结束了她的一生,也为几千年公主历史画上了休止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