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然而来的大雨,宿松诸多的地方成为一片汪洋,受灾之大为33年来的首次。而发生在山区的泥石流、塌方和山洪,悲惨的灾情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19日早晨6点多起床,站在阳台上朝外望去,雨蒙蒙的一片,凭感觉宿松有地方受灾了。于是带着照相、摄影设备驾车到县城的低洼地区去查看,果不出其然,县城有很多地方一片泽国。事实上,宿松的公安机关和消防官兵在19日的凌晨时分就投入进了防汛救灾的战斗之中,只不过大家都还在熟睡没人知道。
9:09分,宿松百姓论坛首发“宿松持续强降雨,多地被淹”的贴文,第一时间里向社会发布出宿松局部受灾的信息。然后通过微信、QQ等快捷的聊天工具,邀请网友密切关注灾情,不定期的更新内容。
10:07分,接到网友提供的消息:“破凉一9岁男孩掉进水堰失联”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刚好遇见公安、消防官兵在水堰边准备施救的场景,忙用镜头记录下了让人悲伤的一幕。
这是一个水堰,深约3米左右,堰里到处都是灌木和杂草,由于流水太深、太急和浑浊,根本就无法知道水下的环境,但是消防官兵还是冒险的搜寻,虽然无果,但他们对生命的呵护精神和努力值得赞赏。
11点,接到网友的电话,称隘口发生大面积塌方有人被掩埋,具体哪里不知道,有人说是清河村,有人说是风和村。
风和村,熟悉的村名。爱心协会在这里有3个定期捐赠的老人。每次去风和村,都是从陈汉返回时从隘口抄近路,途经清河而去,两个地方都比较熟悉。于是决定去风和村看看情况,经过几个爱心会员的碰头分析和风险评估,决定独生子女的、体质不好的会员全部返回,余下的4个人绕过群山环绕的清河村,从花凉、梅墩方向出发,直进风和。
判断果然没有失误,经过一场大雨的洗刷,沿途的田地和道路,可谓满目苍夷。有山体的地方,就有塌方,有水的地方,道路就有毁坏,一路艰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狂奔”。车过九井沟村,遇见山体塌方,车胎被割破。无奈之下,大家只得停车换胎。就在大家换胎的时候,不时山上滑落几块石头下来,险象环生。
接近2点的时候,经过步行4公里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陈家岭。看见陈长庚的时候,他的遗体被村民挖掘出来后放在一间小杂屋里,夫妻二人躺在一起,不离不弃。
拍照、了解情况。晚上,一篇“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隘口2老人被掩埋身亡”的贴文,如实的报道了这起惨剧。
然而,晚上接到陈家岭村民的电话,声称贴文失实。失实的原因是贴文中没有描叙村民发现陈长庚家房屋倒塌后即向公安机关和隘口乡政府报警求援,一直没人前往救援的事实,并告知我,该村村民有准备前往这两个单位讨说法的意思。
大灾,即有大难,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于是,我耐心的向这位老乡解释一些我所掌握的信息。
风和村发生房屋坍塌的事情后,公安机关第一时间里安排了几十个特警前去救援,由于事发隘口,他们赶到隘口乡集结,为节省时间,加快救援的速度,他们驱车由清河抄近路朝风和村赶去。然而,当他们刚到清河的时候,遇见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村民受灾严重。于是,他们决定兵分两路的推进,留一路人马就地救援,另外一路人马拐道前往风和。不巧的是返回时也遇见山体滑坡,整体人马被困的局面。
然后,我告诉这位老乡,宿松这次是全县受灾,需要救援的地方太多,就风和村一个受灾区,公安机关调用了接近十分之一的警力过去,路上发生道路坍塌,山体滑坡等意外事件阻隔,不能怪人家。老乡在电话里知道这些情况后,表示理解,一再的赔礼,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们不了解情况。
由此可见,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灾害后面的冷漠,很多时候,一些大的事情无需隐瞒,只需一点耐心和细致的解释就够了。面对自然灾害,老百姓心里也十分清楚,政府,只是一级组织,而不是“龙王爷”,不可能有能力改变灾害的到来。灾难面前,老乡需要的不是真正的说法,而是几句关心、关怀和暖心窝的话。
21日晚,下仓发生翻船事故。我们赶到河边时,只见下仓派出所的朱所长和指导员在水中摸索落水者,消防官兵在船上用钩子和竹篙在水中打探,由于人手不够,消防官兵站在过来支援的渔民的小船上,用期望的眼神看着围观群众,希望有人一块帮忙。遗憾的是围观群众中,不乏有会水的人,但没有一个人回应。一块跑现场的爱协会员见此情景,立即主动报名上船参与搜救工作。
晚上9:50左右,2位落水者的遗体被打捞起来。当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在运送遗体上岸的时候,由于被雨水浸泡的河坝很滑,消防官兵无法上去大喊帮忙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围观者伸出援手。抬着遇难者遗体走在前面的消防员只能跪在地下,用膝盖的行走。。。这种场景,难得一见,也让人看了寒心。
突然而来的灾难,生命总是如此的脆弱。灾难中众志成城,携手共进的让我们看见了人性的温暖和世间的大爱。也看到了一些遇事就是“爷”,不堵不闹不消停的“激情”剧,活生生的刻画着人性的善美、丑恶和冷漠。
故而随笔,可怕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中见到的那份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