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作者:威震港澳大黑星
昙花一现的63式自动步枪,到底性能如何?
有这样一款武器,它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定型的自动步枪,但是在解放军中却昙花一现;它虽然开创了多个“第一”,但是却最终在“还我半自动”的呼声中黯然落幕。它,就是63式自动步枪。“上半身像SKS,下半身却像AK”。那么这支“不伦不类”的步枪到底性能如何呢?今天,笔者将为各位读者讲述63式自动步枪的研发与争议。
发展背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使得我国能够自主生产包括从主战坦克(59式)、喷气式战斗机(歼5)到自动步枪(56半、56冲)等一系列武器装备。
▲在1959年的国庆阅兵仪式当中
中国自主生产的武器装备占了很大比例
随着国产装备逐渐走上正轨,我军也渐渐意识到,我国的国情与苏联不同,苏联军队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苏军步兵手中的步枪仅仅只是一种用来“自卫”的武器罢了。在苏军当时的作战想定当中,一旦“冷战”变为“热战”,那么苏联军队就要在数量众多的导弹、飞机、大炮甚至是战术核武器的掩护下,依靠强大的装甲集团向西欧发起突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苏军步兵所发挥的作用,不过是辅助装甲车辆清理敌方有生力量与占领阵地而已。
▲60年代苏军的演习
在这种作战思想的指导之下,苏军降低了对步枪的射程要求,同时加强了步枪的机动性与火力密集性。实际上,苏军的这种作战思想不单单是影响到了步枪,就连班用机枪甚至是通用机枪都受到了影响。
例如苏军在BMP-1步兵战车与BTR-60PB装甲运输车大规模列装部队之后,甚至一度将PK系列通用机枪从步兵连队中取消,步兵分队中的步兵仅有AK突击步枪与RPK轻机枪,直到80年代阿富汗战争期间才恢复了PKM通用机枪在步兵分队中的编制。
▲70年代的苏军步兵训练
这种调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冷战时期,无论是北约还是华约,一旦动手就是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部队投入战斗,任何一个步兵分队投入战斗时都会伴随强有力的支援火力,无论是坦克还是步兵战车上的车载火力,随便拎出来一种都比普通士兵手中的步枪要凶猛多了(无论在威力还是在射程上),在这种情况下,步兵手中的步枪能打600米还是400米,实际上几乎没有区别。
▲BMP-1步兵战车,装备一门
73mm滑膛炮,一挺7.62mm并列机枪
及9K11反坦克导弹
而我军则不同,我军没有苏军那样财大气粗的机械化装备加“buff”,我军步兵分队在进入交战后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火力支援,故我军对步兵手中的步枪要求很高,不仅仅是要求有效射程较远,同时也要求在有效射程内步枪精度要高,这样才能满足需要(当然这样还可以节省一些子弹)。
▲中印边境对峙的两军战士
于是,虽然我军在1956年正式生产定型了仿制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56式冲锋枪,但是实际上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还是将56式冲锋枪当作一挺“小机枪”来使用,而且认为56式冲锋枪在200米内精度尚可,但是打距离稍远的目标还是要依赖56式半自动步枪甚至是53式步骑枪。
▲解放军在对印自卫反击战
中抓获的印军俘虏
在经过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后,我军对于研发一种“既能在远距离当作步枪打,又能在近距离当冲锋枪打”的步兵武器的需求愈发迫切起来。于是在1963年,63式自动步枪被正式设计定型。而伴随着我国第一支“步冲合一”的自动步枪的诞生,我国也走上了“步冲合一”的大道。
▲装备63式步枪的解放军战士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从63到“701”,再到“步-5”(试验型号),最后才诞生了81式自动步枪。由于本文主要讲述的是63式自动步枪,故在此不多赘述。
▲步5型步枪
▲701型步枪
63的争议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军工行业还多以模仿外国(主要是苏联)的轻重武器为主,缺乏完整的枪械质量保证体系,而后续的政治运动又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当时的武器生产。
这种影响有多大呢?63式自动步枪原定的寿命为15000发,但是在实际测试中部分零部件甚至连其三分之一的寿命都未达到就破损了。不仅如此,即便是在不同时期生产的同一个零部件上,寿命竟然相差有数倍的差距。在厂家对于10支63式自动步枪进行共计100000发的寿命测试中,平均故障率为0.154%。单纯看这个数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63式自动步枪
但是呢,魔鬼永远藏在细节之中。这十组数据中,最高故障率为0.34%,(故障合格率为0.35%),但是最低的一组故障率仅为0.02%。(数据来自《枪械手册》p334)这组数据根据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可以判定为具有显著差异,而同样的一支枪有如此显著的质量区别,这是显然不合理的。
《现役枪械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指出,枪械不可靠的因素中,技术、制造、使用各占30%,而其他因素占10%。
▲科索沃士兵手中的63式自动步枪
在此次测试中,故障出现最多的是卡壳,出现了90次,占总故障的59.6%。探察其主要原因,其一是因为自动机的后座速度较低,导致抛壳无力,从而致使抛壳不完全;其二,则是加工的懈怠,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枪械质量忽高忽低,无法完全满足部队官兵的需求,这也是63式的争议所在。
▲除了在我军中服役以外
63式步枪还曾被广泛出口援外
除了质量上的争议以外,关于63式自动步枪,还有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63式是一支“出生即落后”的步枪,在笔者看来,落后与否,是要看性能的。根据我国枪械质量保障体系中对于枪械的综合评价,枪的综合性能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可靠、准确、耐久、稳定、机动、经济。
作为全球轻武器“领导者”之一的美军,正好也于1963年正式采用了新式的自动步枪——XM16,这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M16自动步枪。
▲XM16射击
在可靠性上,M16不仅能通过北极测试,而且对于泥浆、雨水甚至是低温等特殊环境也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在SCHV计划中,曾经出现过AR自动步枪进水膛炸的事故,但是经过调查,调查人员认为当任何军标枪管内有一定的积水时,都有可能引起膛炸),相较于63式自动步枪也不遑多让。
▲电影中携带M16步枪涉水的美军士兵
尽管曾被“捡AK”的段子黑到不行
但M16确是一代经典
在准确性上,M16自动步枪由于采用的是由Reminton .222猎枪弹发展改进而来的M193步枪弹,因此射击精度比较高,在100码范围内10发组最大散布圆直径为13.3cm之内(用枪架台进行射击)。而我军的63式自动步枪在实际测试中,R50≈6cm,那么在100米距离上的散布圆直径约为32cm左右(由射手进行射击)。
注:R50,指的是半数弹着点半径。即对于一组弹着点,寻其平均弹着点,并以此为圆心,画出一个最小的能包含50%弹着点的圆。那么这个圆的半径,就被我们称之为R50。
▲枪架台
由此可以见得,63式自动步枪相较于M16自动步枪,射击精度无疑是低了一些的。而在耐久性上,63式自动步枪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不得不说63式自动步枪的寿命高于M16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的寿命为10000发(因无法达到原定15000发故下修),而M16系列自动步枪甚至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M16A4自动步枪,寿命依然是6000发。
在机动性上,在枪刺折叠的情况下,63式自动步枪的全枪长为1032mm,而M16自动步枪的全枪长度为1011mm(含消焰器),在长度上可以说是相差无几,可以说是“战成平手”;但是在重量上,M16带空弹匣仅重3.1公斤,而63式自动步枪带空弹匣重达3.8公斤,而且虽然均配用20发弹匣,但是56式步枪弹比M193步枪弹重,故实际上63式自动步枪机动性要输于M16自动步枪。
▲56式步枪弹重15.9~16.9g
M193步枪弹重11.79g
图为M193步枪弹
在经济性上,63式自动步枪采用的是冲铆机匣,大大节约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在56式冲锋枪的上机匣加工工艺由切削改为冲压后,每千支的钢材用量从5吨降低到1.5吨。由此可见,冲压加工对于材料的利用率远远高于切削,而且方便控制表面光洁度,加工工时也较少。
▲M16的内部结构
而M16则是采用的是切削机匣,故在经济性上不如63式自动步枪。而根据笔者以上的分析,实际上63式自动步枪在推出时并不算落伍,相反,还能与美军的M16自动步枪一较高下。
撤装与复产
63式自动步枪于1969年正式生产定型并开始大规模生产。但是在列装部队之后,暴露出许多问题。除去前文中提到的可靠性问题,还有精度问题,有很多枪实际上没办法通过射击精度测试,根据63式自动步枪的验收标准文件,63式自动步枪在100米上的射击精度R50应当≤5cm,而实际上的射击精度达不到该标准,大约在6cm左右,而且出现过昨天才校好的枪,今天就打不准了这种情况。
1970年的生产指标要求63式自动步枪生产70万支,但实际上按照厂家自己估计的产量,仅有十二三万支,远远不能够满足生产指标的需求,故为了缩短加工时长,不得不简化了许多生产工艺,进而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低劣。1977年第五机械工业部二局在对于《解决63式自动步枪炸壳问题报告》中很不客气的指出,“从1969年生产以来,发生过35起炸壳故障。”(引用自:《兵器知识》2017年10期,马氏曾老师所著《中国步枪的仿制与研制(十)1963式7.62毫米自动步枪的研制生产》)
▲身背63式步枪的解放军战士
于是在1978年,我军开始将63式自动步枪撤装,在步兵班中继续恢复了“冲锋枪三、半自动四、班用轻机枪一”的配置。至此,63式自动步枪暂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我军不少
步兵仍然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尽管我军在战前紧急在步兵班中加强了56式冲锋枪的配置数量,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解放军官兵使用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该枪由于比较长,而且是半自动武器,故火力较弱,在越南丛林中其精度优势也很难发挥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56式冲锋枪的生产已经竭尽全力,但仍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制造出足够的冲锋枪,故不得不再次启用63式 自动步枪的生产线,来弥补其步兵分队中火力的不足。
从63到81
在两山轮战期间,中国终于自行研发出了第二代自动步枪——81式自动步枪。该枪实际上正是延续了63式自动步枪“步冲合一”理念的产品。而无论是63式还是81式,单兵武器的自动化浪潮都得到了体现。
▲一张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照片
“63与81同框”
▲81式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63式自动步枪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轻武器领域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转变。我国是一个世界性大国,光靠“山寨”,是不能够从一个大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从60年代开始,64式手枪、63式自动步枪、64式微声冲锋枪等一大批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轻武器逐渐诞生,标志着我国开始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轻武器系统。
▲装甲载具现已成为各强国
步兵的标准配置
63式自动步枪作为我国第一代自主设计的自动步枪,在它的身上凝聚着中国军工人的心血与努力。然而可惜的是,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的限制,63式自动步枪未能在中国军队当中展现出自己应有的风采。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