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星座,每天都会查看星座运势,通过星座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行为等。那么,星座是如何产生心理效应的呢?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星座呢?事实上,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相符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也称为福勒效应或星相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
它指的是人们很容易相信那些笼统、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这些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这些描述内容非常空洞,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用一些普通模糊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通常会很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这些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因此,“星座”之所以常常被认为非常准确,很多时候是受到了巴纳姆效应的心理影响。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看过的星座描述,是否发现每个星座的性格描绘都有一些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地方,但仍然能够找到与个人特征相关的部分?
除了一些明显的差异外,这些描述通常会倾向于积极的方向。即使描述可能包含一些消极的,但更多的还是积极的,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更积极的描述,因此他们会认同这些模糊的描述,这种倾向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星座描述如此吸引人。
当我们对某种信念深信不疑时,往往会对我们的行为和性格产生影响,这也是勇于星座信仰。例如,如果你相信星座的影响,那么星座可能会对你的性格产生实际影响。
以白羊座为例,如果你本来性格并不开朗或乐观,但由于接触星座命理,你开始相信自己身上蕴藏着典型的白羊座性格只是尚未被挖掘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逐渐调整外在行为和内在性格,以更符合星座理论的描述最终成为了所谓的典型白羊座人格。
另一方面,那些一开始就不符合星座理论的性格描述,并且始终不相信星座理论的人可能最终被视为“非典型某某座”的人,这表明信仰和认知的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我们的行为和性格。特别是当我们相信某种理论或信仰时,当人们试图支持星座理论时很多人会以身边的人为例来证明星座描述的准确性。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名为“确认偏差”的思维误区。确认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主动寻找支持他们观点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可能驳斥他们观点的事实。
简而言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事情。了解这一心理学现象后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曾因星座而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标签。我们不能仅凭星座来评判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因为这种做法过于简单化和粗糙,也不能将人简单地归为某个星座,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一句话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地对待他人,不受限于“刻板印象”。总的来说,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模糊而笼统的描述时会感到共鸣,并误以为这些描述符合自己的真实情况。
巴纳姆效应在现代社会中非常普遍,广泛应用于星座、占卜和招聘面试等领域。因此,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被这些误导所影响。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被一个测试或星座所概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够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