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村系屏南县寿山乡所在地,海拔758米,属温带区,地处县城以东,村域面积11.8平方公里,下辖2个自然村,共有人口312户1413人。其开基于明代,全村以苏姓独居,世代传承耕读文化,村内“五代同堂”牌匾、“文魁”牌匾、旗杆和石坊岔的贞节牌坊等保存完整,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2014年,寿山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为进一步保护好传统村落面貌,寿山村坚持规划引领,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项目,投资2000万对老街进行整改和仿古环境营造,安装45套3.5米高的仿古马灯和80套挂壁式马灯,建成高11.6米、宽9.3米的木牌坊;以“茶盐古道”文化为核心,打造重走红军路红色旅游品牌。同时,引入县文创总策划林正碌团队,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现已完成广场风雨长廊建设,艺术驻创空间建设已投入使用。
人文历史底蕴浓厚。寿山村内几处古屋的石门壁刻字富有深意,有代表苏姓特点的“高才标五凤,名笔重三苏”,“眉山人特推三杰,许国文章自一家”;有代表孙中山时期进步潮流的“同仁连五福,主义达三民”;也有一些表现当时文化艺术特点的山水鸟雕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乱弹戏于清末在寿山村逐渐成型,流行于闽浙赣三省,2006年被授予“屏南县乱弹戏培训基地”称号,2016年成立乱弹戏保护传承协会,村内戏班重新成立。村内还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嗽语”,据传为戚继光军中密语,通过茶盐古道传入寿山。屏南以茶叶、硋瓷、木材、红粬、土纸,经挑夫沿途挑往宁德,到沿海换取盐、鱼、蟹等产品,故而称作“茶盐古道”,茶盐古道联通屏南与宁德,是屏南旧时与沿海经济贸易的重要纽带。1932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茶盐古道为干线的交通线,连接寿山、东盘、降龙、白玉、前墘等数十村,建立了宁屏边革命根据地,并在石坊岔与敌方激战。
生态自然环境优美。寿山村以奇山异石、风景秀丽为特点,对开发旅游景区具有优厚的天然资源。整个旧村落成鱼状,东方奇山突兀,犹如金钟倒地,西方天际卸山,宛如半月沉江,南方群峰逐浪,好似群鲤朝天,北方七丘隆起,如七星拱北斗。从村头一眼望去,有“龙伞”直立,旁侧石头犹如一头“小狮”吼叫,与村尾的“母狮”转头相呼应。村东半公里处有奇异的蝙蝠洞终年有蝙蝠群居。一动一静,构成一幅美妙的天然景观。还有奇异的天柱山、蘑菇石拔地而起,在村东一公里处即可望见。
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寿山村作为寿山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的前线,落实推动网格常态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建立标准明确,责任细化的管理体系,形成环保网格监察模式。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发展要求,通过主动网格巡查,接受群众反映等方式,全面收集,动态掌握网格内情况,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动环境治理持续改善。
寿山村围绕“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打造美丽清新寿山”的核心发展理念,依托辖区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戏以及茶盐古道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进“传统村落+生态旅游+特色资源”文化品牌创建,迈出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绘就了寿山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蓝图。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