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846期)
中国1300年科举史上共产生状元600名左右,大概平均两年零两个月才出一个状元,可见中状元难度之大。所以一般认为凡考上状元者基本都是天才,因为通过作弊中状元的极少。但历来普遍有一种说法是,中状元的其实才华并不出众,理由是古代数百位状元中,最后真正成才的,为历史做出重大贡献的很少;而那些真正的历史名人、牛人恰恰不是状元,比如唐代的李、杜、白三大诗人,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等。不过这也并不能证明中状元的都很平庸,事实上,这600位状元之中也颇有杰出人才出现的,比如王维、郭子仪、文天祥等。所以向来也有谁是史上最牛、最优秀的状元的争论。
那么究竟谁是史上最优秀的状元呢?这个确实不好说,因为最牛或者最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很难确定。今天咱们谈的话题是最霸气的状元。1300年间谁是最霸气的状元呢?这个也不好说,因为时代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未免会出现关公战秦琼的尴尬。但是如果具体到某一朝代,就比较容易判定了。比如在明朝,最霸气的状元当属王观,因为他是大明朝300年间唯一的,也是中国千年科举史上仅有的两位六元及第状元之一。今天咱们说宋朝,两宋300年间谁是最霸气的状元呢?
我们知道在宋朝有两次最有名的科考。一次在北宋,即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当年的进士榜可谓人才济济,比如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兄弟,张载程颢叔侄等,那一榜出了几位大文豪,大哲学家,还有几位宰相和一个名将,被传为佳话。
而另一次著名的科考发生在南宋,即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这年的科考也是人才济济,名流辈出,比如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还有历史上罕见的文人名将虞允文(他曾创造以1万8千人破金兵15万大军的奇迹)。但这次科考跟嘉佑年间那次一样,以上所列举的名流无一中状元。北宋那次击败苏轼等众高手的是章衡,此人名不见经传,确实不能算霸气。不过南宋这次击败陆游、杨万里的这人绝对厉害,可说是宋朝最霸气的状元了。
因为他不仅击败了众多名流,关键是击败了秦桧的孙子,这可不一般。因为自古有一定律,打败君子容易,打败小人难。要知道当年这次科考是奸相秦桧操纵的。那时的秦桧是宋高宗赵构面前的大红人,他权倾朝野,控制了所有考官,就是想把他的孙子秦埙(xun)弄成状元。可今天讲到的这位学子却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力挫群雄,后来还成为主战名臣。那么他挤掉秦桧孙子中状元、继承岳飞遗志主战抗金、却不幸中暑早逝的之人到底是谁?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一)张孝祥霸气之一:挤掉秦桧孙子,霸气夺魁
此人就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祖籍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12世纪前期,在中国版图上主要是南宋与金朝的对峙,面对金人铁蹄的践踏,中原百姓大规模南迁避难。张孝祥之父张祁也带领全家南迁,所以张孝祥是出生在明州鄞县桃源乡(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并在鄞县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由于张家没有田产,因此相比同时代出身于官宦之家的陆游等人,张孝祥自小在贫苦中成长,是历经过磨难的。不过他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神童,史称他读书过目不忘,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是个罕见的奇才。
张孝祥十六岁就通过了乡试,可谓是开局顺利。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时,23岁的张孝祥便走上了那次历史上著名的考场。他的状元之路也是充满传奇色彩。前面说过,这次科考是秦桧操控的,所以有才学的未必能最后胜出,因为秦桧他早上下打点好了,他暗箱操作,状元已经内定给自己的孙子秦埙了。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有志之才都将败下阵来。第一个栽下来的就是大诗人陆游。
其实陆游跟秦桧的孙子秦埙在之前的较量中已经胜了一场。陆游当然是有大才的,他于前一年,即1153年,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锁厅考试是当时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它是对现任官员及朝廷恩荫子弟进行的考试,陆游因先辈对国家有贡献,曾以朝廷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所以他有资格参加这次考试。当然秦埙更有资格也参加了。那次考试的主考官陈子茂把陆游取为第一,而秦埙只得了第二(估计还是看在秦桧的面子上),当时秦桧就很愤怒,有降罪主考之意,但他忍了忍,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因为他瞄准的是下年的全国普招,即省试和殿试。
公元1154年,那年注定要进入史册。在礼部主持的省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中,秦桧就特别命令主考官,给陆游施以极刑,就是不管陆游考得多好,都必须落榜!这样在省试的榜单上,第一名就是秦埙,第三名是曹冠。据说曹冠是秦桧的姻亲(有待考证),第二名就是张孝祥。你总不能把前三名都占了吧,深谙人情世故的秦桧也是留有余地的。机关算尽,秦桧以为万无一失了,因为最后一道关殿试考策论,皇帝亲自阅卷,一般都是走个过程,皇帝不会轻易否定礼部给出的结论;尤其是当时,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秦桧的面子皇帝是不能不给的。谁知就在最后一步,秦桧输了。
宋高宗赵构这人,一生办了不少窝囊事,或者坏事,比如苟且偷安,冤杀岳飞等,但这次他却主持了公道。当他打开第一名的试卷时,看到的文章里提到的言论跟秦桧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可言,于是他扫兴地把试卷扔在了一边。因为当时的卷子也是密封着的,他也不知道是谁的。当他打开第二名的卷子时,眼前大亮:太漂亮了,这文章写的,高手啊!张孝祥长达一万四千言的策论,写得是酣畅淋漓,文采飞扬,不仅充满爱国激情,而且针砭时弊,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还有就是,字迹也超级漂亮,字画遒劲,卓然颜鲁,是标准的第一楷书颜体字!
于是赵构龙颜大悦,盛赞文章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不仅拍案叫绝,状元就他了!结果张孝祥就得了第一。
不过赵构也不是傻子,他看到礼部定的第一名试卷,满是秦桧的观点,也猜出是那个老家伙的人,也得给老秦一个面子,所以就给秦埙定了第三名探花,而把曹冠升级为第二名榜眼。曹冠不管是不是秦桧的人,其人之才还是远在秦埙之上的,在南宋也是能排上号的诗人,弄个第二也算公平。
这下秦桧傻了。当他得知孙子仅弄了个第三,估计气得鼻子都歪了。但这也没法,人家皇上定的,金口玉言,驷马难追。看来我还是高估自己了。他不得不前去祝贺新科状元,得给万岁爷一个面子不是。于是秦桧走到张孝祥跟前酸溜溜地说,恭喜张大才子高中!张状元诗、书、文三绝啊!接着又问道,敢问张公子诗学何人,书工何体?(上喜状元策,又喜状元诗与字,可谓三绝!诗何体?书何字?)张孝祥回答说:本杜诗,法颜字。也就是说,张孝祥学杜甫的诗,学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的字,当然厉害了。
不过张孝祥果然是诗书文三绝吗?是不是赵构水平不够,看错眼了,还是秦桧故意恭维?张孝祥还有那些霸气之处?
(二)张孝祥霸气之二:文、诗、词、画四绝
说张孝祥诗书文三绝是秦桧低估低了,他至少是四绝,他在文、诗、词和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第一是文,即文章。仅张孝祥殿试上的一篇策论就可以证明,14000言什么概念?如今高考一篇作文800字抠罢半天,有几人能写出妙文?当时张孝祥可是当场完成,14000字,全用毛笔,用颜体正楷字一笔一划写成,你光抄一遍试试看?练过书法的估计都深有体会,不搞你个腰酸腿疼我服。更别说是文采风流,立意新颖,充满治国安邦之理的文章了。
张孝祥的文章,在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他《于湖居士文集》数十卷,收录了他不少政论文和散文,其文字精炼清隽,气质古雅飘逸,晓畅自然,名篇不少,比如《观月记》等,都是传诵一时。
其二是诗。正如张孝祥自己所言,他主要学习杜诗,另外还有苏诗,受江西诗派影响较大(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形成于宋徽宗初年,以杜甫为诗祖,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其诗作内容丰富,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对民生疾苦比较关注。其中以感怀诗最佳,其诗风清婉而俊逸,诗韵平实而简淡,通晓明白,也颇有佳作。张孝祥诗如其人,同时代的大诗人杨万里对之这样赞誉:当其得意,诗酒淋漓,醉墨纵横,思飘月外。
其三是词。相对于诗文,张孝祥的词成就更大。张孝祥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之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其词风豪壮典丽,气势雄浑,对辛词有直接的影响。他的词题材很广,但以抒发爱国之情的词最为著名。其词作无一不表达了他对故国的哀思长怀,对北伐中原的讴歌和对萎靡国事的感慨:如万里中原烽火北,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这样的铿锵有力的句子比比皆是。
除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作外,张孝祥的咏怀词和爱情词也为人称颂,佳句颇多,如 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等。而他最杰出的词是《念奴娇·过洞庭》《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更是佳句迭出: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等。他的词也是有意地学习苏轼,评论者也多将他同苏轼相提并论。
其四是书法。张孝祥的书法在南宋名气甚大,宋高宗说他必将名世;南宋朝诸多名家文人,都对他的书法推崇有加。陆游说他的书法为当时所贵重,锦囊玉轴,无家无之;朱熹则说他天资敏妙,文章政事皆过人远甚。其作字皆得古人用笔意。
张孝祥书法广学各家所能,其中尤以学习颜真卿和米芾最多,一方面有颜真卿书法的遒劲雄伟,气势磅礴,一方面也有米芾书法的笔势奔放,秀拔清朗,如枯竹折松,驾雪凌霜,其书法盛行于南宋,在书坛上颇有一定地位。
(三)张孝祥霸气之三,不畏权贵,拒绝同秦桧等人同流合污
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他刚状元及第时在婚姻上的一次拒绝。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人生两大乐事同时降临于他,但被他坚决拒绝了一项。张孝祥中状元时才23岁,这在古代中状元的人中是相当年轻的,许多都是三四十岁之后才考取的。这个年龄正是风华正茂,所以他一被公布为状元郎,立马吸引了一个人的目光,此人即曹泳。他是秦桧的党羽,而且是秦桧的儿女亲家(前面提到的同榜第二名曹冠可能也是曹泳的人)。
曹泳在朝堂上当众向张孝祥提亲,但被拒绝。史书记载是张孝祥不答。这一个不答应把曹泳弄得面子上很挂不住,从此对张孝祥怀恨在心。这次拒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当时曹泳跟秦桧是铁哥们,你得罪了曹泳等于得罪了秦桧。这一点很可贵,因为当时的张孝祥并非已经婚配,家有个老婆,你若答应了就有当陈世美之嫌。因为他家比较贫穷,他当时是光棍一条。搁一般人,巴不得呢,起码不会当面给对方难看吧。而小张就敢。
(四)张孝祥霸气之四,不怕秦桧,坚决给岳飞伸冤
张孝祥为后人广为称颂的就是他为岳飞伸冤的事情了。当时岳飞被冤杀已经12年,但是有秦桧在,朝中包括民间无一人敢公开为岳飞辩护、伸冤,顶多私下里骂秦桧两句。可张孝祥不,他刚中状元就以岳飞忠勇天下共闻等理由,向宋高宗赵构郑重提出为岳飞平反!要知道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弄不好就要掉脑袋的。因为当年杀岳飞虽为秦桧煽动,但根本上就是赵构的主张,他怕岳飞功高盖主啊。而这大家心里都明白,你提这事不是对皇帝打脸嘛!
当时赵构也是气得受不了,估计他接到这个奏折时脸都绿了,但他也不好公开发作,因为这毕竟是他刚刚钦点的新科状元。再说,岳飞为国家立了多大的功,是人都明白。不过他当然不会接受这个建议,只能说,这个事情比较复杂,以后再议!
张孝祥正是从这件事之后彻底得罪了秦桧一派,为此他付出了昂贵代价。秦桧恼羞成怒:你小子有种,你抢了我孙子的状元不说,老曹把闺女白给你,哪怕倒赔俩钱给你当老婆,你都不要;这可好,现在又替老岳翻案?把他平反了,我这老脸往哪搁?简直岂有此理!于是他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父亲张祁杀嫂子谋反,将张祁投入监狱,张孝祥也因此牵连受难不浅。幸亏秦桧年老力衰,不久就死了,不然张孝祥就危险了。
(五)张孝祥霸气之五:拒绝求和,坚决主战
张孝祥之所以能冒死向皇帝请求为岳飞平反,就因为他是个继承岳飞遗志主战抗金派,他虽一介文人,但并非一个文弱书生,他天性豪迈,铁骨铮铮,素有一腔报国之志,对于金兵入侵,他是坚决不答应。他跟同科进士、文人名将虞允文是莫逆之交,二人经常谈论抗金之事。他可不是键盘侠,只是说说而已。
张孝祥因得罪秦桧被罢官以后,曾回芜湖闲居。在此期间,金主完颜亮南下。张孝祥虽无官职,仍旧密切关注战局变化,并向手握兵权的李显忠、王权等将军提出抗金之计,因为他也是读过兵书的。虞允文率18000人在采石矶大败金兵15万,使完颜亮南下灭宋的计划破产,完颜亮也被部下叛将所杀。听闻此事后,张孝祥当即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大呼: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然后,他奔赴建康,拜谒南宋主战派重臣张浚,继续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并在席上赋《六州歌头》一词,慷慨激愤,使张浚为之动容。
1164年,在张浚的推荐下,张孝祥被任为中书舍人,领建康留守。后又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府、静江府、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在抚州任职时,当地发生叛乱,他曾身先士卒,一人单马与乱兵对峙,干净利落的平定了叛乱。在平江时,他曾惩治大姓奸商,收缴其米仓,第二年饥荒,用收缴的粮食接济灾民,受到百姓称赞。
后来,张孝祥被罢官,主战派失势,张孝祥又遭到排挤和打击。但他始终坚持自己主战的政治主张,反对一味求和苟安。在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张孝祥几番起落,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黯然离开官场。1170年三月,张孝祥返还芜湖。天妒英才,这年七月,他不幸中暑而早逝,享年三十八岁。
张孝祥一生虽短,但他从挤掉秦桧之孙中状元,到拒绝同秦桧同流合污,到主战抗金等,一生可用霸气二字形容,被称为宋朝最霸气状元可谓实至名归!(文/说历史的女人·一米暖阳)
参考资料:《宋史·张孝祥传》《中国文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