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高的楼是328米,那么我们华西村就必须紧跟中央的步伐,筑建和中央一样高的大楼”。
因为这样的豪言壮志,2011年10月8日,由华西村民每户出资1000万元,耗资30亿元的龙希国际大酒店正式开业,成为了华西村的又一知名建筑。
而龙希国际大酒店更是将奢华展现到了淋漓尽致:朝鲜美女服务员、价值3亿元人民币纯金打造的金牛、顶部直升飞机停机坪、真金镶嵌的地板……
出乎一众人等意料的是,这样的奢靡豪华之地却并非是在一线城市的寸土寸金之地,而是在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
同样是农村,华西村凭什么?
因为华西村有“神人”相助,但是这号神人带领华西村走向了辉煌,也任凭华西村从神坛坠落,欠债数亿元。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神州大地,为新中国的发展送来了新的台阶和新生的可能,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小平同志。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小平同志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先后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
地点不同,但是小平同志的核心思想确实在城市的变迁之间矢志不渝,那就是改革开放。
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尝试,大胆地去闯荡,正确的道路就坚持下去,错误的道路则要及时止损,立马更换方向”。
一系列的肺腑之言,听得一众人等热血沸腾。
但是有些人的沸腾始于心间却也止于心间,但是吴仁宝的热血却从心灵汹涌至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脑子在动的时候,身体也动了起来。
“所有党员,现在立刻到村委会处开会,我有大事要和大家商量”。
这是小平同志南巡演讲播出后的凌晨两点,华西村的多数人都进入了梦乡,但是因为吴仁宝的一通电话,华西村村委会的灯光却成了夜色之中唯一的光亮。
华西村的党员们也都正襟危坐,虽然脸上还带有丝丝的不清醒,但是却无一人缺席。
因为在华西村,吴仁宝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出生在1928年11月17日的吴仁宝,在26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入党的誓词大会上高声诵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事实证明,吴仁宝也做到了。
1961年10月,吴仁宝成为了华西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也正是在这个职位上,吴仁宝开始了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成为了一众人民心中的“保护神”。
因为在吴仁宝到来之前,华西村村民的生活只能用勉强维生来形容。
1961年的时候,华西村有667的总人口,但是全村所有土地的总和却仅仅只有800亩,人均收入仅仅只有53元。
农民生活不如意,但是又别无他法,只能黯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几亩薄田里埋头苦干。
身为国家的公务人员,吴仁宝是吃国家饭的人,本不用为生计忧愁。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吴仁宝觉得自己吃了国家的公粮,那么自己就必须为当地的百姓做些什么,开展自己的建设。
鉴于当地勉强果腹的实际情况,吴仁宝很快便决定开展自己的第一步:兴修水利,改造农田。
原来,华西村虽有800亩的田地,但却被水洼沟渠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碎片式田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拉低了劳动效率。
因此,在吴仁宝的带领之下,华西村对农田和沟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也由此实现了产量的增生。
1972年,华西村的粮食实现了产量超过一吨,让农民们填饱了肚子,家中的粮仓也充实了起来。
新官上任,但是吴仁宝却在华西村的土地上一展自己的作为,也由此得到了民心,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发展农业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想要真正实现富起来,仅凭农产品的增收是不现实的”。
这是吴仁宝参透的道理,因此他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就火速迈出了自己的第二步:工业兴村。
粮食的增生尚且有田地可依,但是发展工业对于华西村而言却是从零开始,一切尽是新鲜,一切也尽是尝试。
但是吴仁宝却不怕,华西村的村民也不怕。
这又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华西村民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
穷途末路的歹徒最为凶狠,家无可依的村民也最是踏实肯干。
1969年的时候,吴仁宝创建了一个五金厂,厂子的规模不大,但是因为吴仁宝的敢想敢做以及华西村民的高度配合,华西村还是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尝到了甜头。
历经7年的发展,1976年的时候,华西村工业发展的营收已经高达28.2万元,占据了华西村全年收入的54.4%。
肉眼可见的利益最抚人心,因为吴仁宝条条行之有效的致富行径,村民们对他也愈发的依赖。
吴仁宝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而是紧紧抓住了每一个能够致富的机会。
1979年的时候,家庭联产承包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流行,但是吴仁宝却没有顺应潮流发展的趋势,而是另辟蹊径,弱化田地对华西村的影响,集中大半的力量投身于工业建设。
华西村民可以不会种地,但是华西村民必须有一门手艺。
对于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则会背负着全村的希望,外出学习手艺,有所成就之后,将外面世界多样化的工业手段应用到华西村建设的实践当中来。
但是民以食为天,弱化华西村民对田地的依赖不等于摒弃土地,而是将全村所有的土地交由30多名种田小能手承包,实现人才资源使用的最优化。
事实证明,吴仁宝的做法是相当的正确。
1980年的时候,华西村就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在改写华西村窘迫生活的同时,也为江苏省的GDP做出了属于华西村的贡献。
1992年的时候,神州大地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为吴仁宝在华西村开展的工业化开展了新的高峰。
而这波高峰最大的功臣却依旧是吴仁宝当仁不让。
小平同志南巡演讲播出后的半夜两点,看着一头雾水的党员,眼下虽是一片乌青但神色却格外亢奋的吴仁宝,只说了三个字:买原料,然后便遣散党员回家,等天亮之后尽快执行这个任务。
“吴书记这是怎么了?我不是在做梦吧,大半夜把我们叫过来就为了这件事情?”
离开村委会之后,党员们才开始了自己的窃窃私语,但是等天亮之后,他们却是立刻发动全村群众,遵照吴仁宝的要求,还是大肆的购买原料。
果不其然,等到1992年3月11日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传到基层的时候,原料的价格立即水涨船高,吴仁宝在在价格炒的最为火热的时候,将囤积的原材料疯狂售卖,赚了个盆满体钵。
这一下,华西村的村民便更加信赖吴仁宝,但是危机也在悄然之间来临,看似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发生了裂缝。
华西村走向了没落,而吴仁宝也在突然之间得到了华西村村民的不满。
人们好似忘却了吴仁宝在华西村建立的种种功勋,转而开始了不配合。
明面上造成一切的原因是吴仁宝儿子吴协恩的华西村党委书记的全票继任,但事实的真相真的只有此般肤浅吗?
当然不是。
吴协恩的当选是村民们一致的选择,而并非是吴仁宝在其中的暗箱操作。
吴协恩只是个炮灰,华西村村民真正不满意的对象正是带他们一手缔造华西村辉煌的大功臣吴仁宝。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华西村的外部辉煌是真,但是村民们内部的真实富有却是有待考究。
数据显示的是,在2010年的时候,华西村每户村民的存款至少已有600万元,而豪华的别墅以及家家户户必备的豪车更是成了这一数据的佐证,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但其实这些都是不可触及的表现。
华西村村民确有着高达百万的资产,但这些只是股权上的冰冷数字。
在华西村内部,华西村民确实是经济优渥,但是走出华西村,他们可使用的金钱却是有限,能享受到的福利也仅是堪堪。
在吴仁宝“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参股”的口号之下,华西村民的荣辱和华西村融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则也会同损。
吴仁宝没有想过华西村会走向没落,因为这里应有尽有,东方的风韵,西方的建筑,在华西村都能够见到。
悉尼歌剧院,法国凯旋门,故宫的太和殿以及乾清宫在华西村都有复刻。
因为华西村的出现,国外有迪拜的奢靡豪华走进了中国,因此吴仁宝有这个自信,重金打造的华西村会实现永久的繁荣。
但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变数,时代的发展太快,抓不住时代的机遇,那就只能承受猛烈的浪花。
承浪花之重或有涅槃重生之机,但这一次,华西村却顶不住了。
工业化的发展固然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产业支柱,但是因为污染严重,工业化亟待转型,方可适应新时代的绿色发展。
这是发展所需,但却不是吴仁宝认为正确可行的道路。
于是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吴仁宝选择了固步自封,自己选择了被时代遗留,退出了第一个抢吃螃蟹的队伍。
可事实证明,吴仁宝做出了一个错误的抉择,而为此付出代价的却不是只有他自己,而是整个华西村。
华西村的产业盈利开始出现了大额的下降,吴仁宝也在肉眼可见的跌幅之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开始亡羊补牢,想要利用重金打造的多样化建筑来发展旅游业以期带动华西村的发展。
但是太晚了。
华西村已经不是原本的华西村,华西村民也不只是原来的那群人,团结的心因为股份的分配和大幅不能握紧在手的实钱开始出现涣散。
而吴仁宝也从一个年少可为的有志青年成为了年过半百的老人。
2003年7月,华西村党委书记的交接棒传到了吴仁宝之子吴协恩的手中,而他便也成了村民因为经济衰退而心生不满怒火的主要发泄之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切真的只是吴氏父子的错吗?
其实也不尽然。
人心都是自私的,从零开始的时候谁都甘愿拿出十足的勇气和干劲,但是盈利之后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吴仁宝期望的是富裕,是华西村民们的共同富裕,因此他将大部分的资产划分为华西村的股权,想要一直发展下去。
但是时代变了,吴仁宝也确实是没抓住机遇。
虽然在意识到抉择的错误之后,吴仁宝想要以旅游业的发展让华西村的发展重回正轨,但是涣散的民心已经不能支撑吴仁宝的宏图大业,华西村的危机终是不可避免的到来。
2016年的时候,因为行业的不景气,华西村陆续关停了很多的工厂,经济也从之前的日进斗金摇身一变成为了近400亿元的负债者,资产的负债率更是高达68.78%。
别墅还在,高楼也依旧矗立,但是华西村的金碧辉煌却在星移斗转的时代变换之间成为往昔,华西村的转型也依旧在持续进行中。
2019年的时候,它被评为了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的8月26日,华西村又成功入选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名单,而这其中离不开吴协恩的功劳。
2003年7月,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从父亲吴仁宝的手中接过这份神圣的职位,成为了华西村新的掌舵人,而华西村的窘境吴协恩也看在眼里。
为了改变工业过盛的兆像,吴协恩带领华西村转行,向服务业迈进,2022年的时候,华西村的经济窘境已经有所缓解,服务业可以支撑起华西村的经济发展,并且还呈增长趋势,改变负债的情况已是指日可待。
不可否认的是,吴仁宝却是为华西村的村民带来过更好的生活,虽然最终的结局是走向衰败,但至少吴仁宝带领下的华西村有过曾经的辉煌,旅游业的发展也定会为日后华西村的好转起到一定的正向影响。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降临的时候,要学会摒弃固有的思想,接受新兴的事物,不要因为一时不理智的行为而让自己追悔莫及,这是从吴仁宝身上得到的教训。
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吴仁宝的出现改变了华西村落魄的窘境,这一点永远是无可厚非,因此华西村的村民应该对吴仁宝少一些苛责,多一些宽容。
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