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寿堂西门出来是一个小庭院,庭院北侧是扬仁风,南侧是从玉澜堂过来的游廊。游廊可以一直通到庭院西侧的一座垂花门。
这座门很神奇。从这一边看,它是内有单侧游廊的一座垂花门,这一边应该叫做门内。可是它的门匾是挂在这一边的,又说明这一边是门外。过了这道门,就是闻名世界的颐和园长廊。这座垂花门是沿长廊进入太后寝院之门,也是从太后寝院进入长廊之门。
门券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檐下挂着“邀月门”斗匾,满汉双语,光绪手书。就看这满汉双语,说明这块匾还是光绪重修颐和园时的官家制式,但它还是当年那块匾吗?
邀月这词在古代是文人常念的,最能让人记得的当是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看看可怜的李白,月下花间,形单影只,无奈独酌,强说三人。古代文人吟邀月词是非常悲催的勾当,有酒没伴,只得邀月。各路诗词高人都有邀月句,莫不唱悲调。乾隆帝肯定没有举杯无伴的时候,那他为什么题这座门“邀月”?他一定是夜游清漪园时曾想宣月来伴,为的是略显皇恩浩荡,兼露风雅颂骚,便写下“邀月”。
看完这块匾,站到门下往上看,你会看见横披上有一幅画。那个横披也叫走马板,因为经常有人嘴里唱着“马儿呀你慢些走”,在那块板上面画一些慢走的骏马。
看那图中湖面中间长堤上的六座桥,这似乎是乾隆年间的杭州西湖景色。一定是乾隆下江南时令随驾画师记录的西湖美景。看这视角应该是画师站在保俶塔上画的,因为没有落款,所以不知是哪位画师。清漪园的原画早就灭失了,这幅画最早只能是光绪年间重画的。民国之后,颐和园失于维护很多年,这幅画肯定也是风化了。新中国维修长廊多次,我曾经见过修葺一新的长廊,这些画都也是很新,应该是重描的。
看完这幅画,你要往前走两步,回头看看。横披背后还有一幅画。
这幅画没有出处,不知道是以何处实景建模。左侧桥头高亭有颐和园十七孔桥头八方亭模样,右侧矮亭又像西湖“断桥残雪”碑旁的“云水光中”水榭。这座石拱桥有五孔,不同于西湖白堤断桥,也不同于颐和园十七孔桥。
门上这两幅都是彩绘山水图,从这幅五孔桥已经可以清楚地看见西方透视风景画法,颇有威尼斯画派风格。来看看乾隆令御用画师们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之一,风格完全不同。这是我在故宫钟表馆所见,圆明园中现在展览全本复制品。
由此,可以肯定邀月门横披上这两幅画不是乾隆时期作品,要说是光绪年间所绘倒是有可能。
由此门登上长廊,这长廊真是条汉子,就是古话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从邀月门进入,走的第一段是简直的。
走到后面,却也有弯道。
长廊以其长度成为世界之最,世上最长的游廊,有七百多米。中国古建还是要用汉语描述,古建四根柱子顶着一片屋顶叫做一间屋,游廊也是用“间”来描述。有多事之人将颐和园长廊数下来,一共有二百七十多间,每间尺寸差不多一样大。游廊下面是一尺半基座,方柱支撑灰瓦卷棚悬山顶。廊柱之间上面有倒挂楣子,下面有坐凳楣子,“工”字棂花。屋顶内部是彻上明造,没有天花板。
这座游廊沿着昆明湖北沿横贯东西,东端通过乐寿堂南游廊连到昆明湖东堤,西端一直延伸到昆明湖北沿最西侧的石丈亭,就是石舫码头那里。
这座游廊虽然以其长度闻名于世,但它最吸引人的还是其中的中国古代绘画,屋顶内外梁枋上布满了山水风光、花鸟鱼虫和人物故事图画。经过超千人专家团队掰指计数,仍不知廊内外到底有多少幅画,因为数到一万四千幅就耗尽了专家们的手指。
长廊里的彩绘绝大部分是苏式彩绘,少量的旋子在横梁的下部,基本没有和玺。看看这个梁下的苏式旋子彩绘。
苏式彩绘原在苏杭民间逶迤,明代开始进京,逐渐发展成为官样苏式彩绘,成为皇家园林中的经典装饰。明代官样彩绘已很难见到,故宫钟粹宫、储秀宫还在天花板以上梁枋保留有明代原装彩绘;南薰殿也还有明代彩绘遗存,据说都是属于旋子彩绘。故宫里的这些明代彩绘都不开放,我们看不见。苏式彩绘清代开始大规模进入皇家宫殿园林,故宫钟粹宫、长春宫和储秀宫游廊上就有清代皇家苏式彩绘。圆明园的建筑已毁,颐和园长廊彩绘就是现在能看见的最大规模官样苏式彩绘了,非常珍贵。
长廊的苏式彩绘有画在纵梁上的,每根梁的前后两面都有,这个叫做枋心彩绘。
纵梁侧面尺寸有限,枋心里通常画的都是小幅园林山水。你注意看它枋心外面两侧箍头上的装饰图案,线条都是沥粉贴金,这叫金线彩绘,属于高级苏式彩绘。
长廊侧面,把重叠在一起的枋、檩和垫板当作一块画板,在这上面就可以画比较大的图画。这上面都是半圆的包袱彩绘,画框也叫包袱皮。在包袱里面作画,画匠可以随意发挥。看看有包袱的苏式彩绘,两边也是沥粉贴金箍头图案,就是金线彩绘。
还有一种苏式彩绘叫做海墁彩绘,没有包袱、枋心或各种画框,在底色上直接画东西。颐和园长廊里没有这样的海墁彩绘,我在东华门外普度寺大殿内见过,据说还是顺治年间原画,存疑。
下面横枋上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绘,上面迎风板上即是海墁苏式彩绘。画的有鹤、瓶、鼎、象,居然还有一笼包子,由此可见海墁彩绘是万物皆可画。
颐和园长廊上的苏式彩绘是风情万种,包罗万象。看看这个,楼台亭阁。“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
长廊上的这些彩绘经历了无数风花雪月,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展现它们的风采,隔几年就要修补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北京奥运会之前,也有十多年了。可以看见有一些彩绘明显比两边的箍头要新一些,这些彩绘就是修补过的。近年颐和园重修了很多建筑,长廊马上也要开始大修了。
长廊大修重做彩绘之前,先要把木料上原来的旧作清理干净,在木料上重新制作油灰地杖,相当于咱们现在装修刮腻子。古代的地杖是用猪血、桐油、面粉和砖灰之类材料按秘方调配腌制而成。现在基本还是用古法,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要在木料上刮好几层,中间还要贴麻布,皇家建筑通常是“二麻六灰”,足有八层。古时候是在地杖上直接作画,叫做硬活。现在仍然在地杖上直接画箍头等装饰,但是不直接画包袱里的彩绘。画工在工厂里事先把彩绘画在纸上,然后把画好的纸本粘贴在地杖上,这叫软活。硬活对画工的要求非常高,现在大修重绘时没有那么多高级画工,工期也来不及。硬活是慢工出细活,画作更持久。软活就是快,画作的持久力就差很多。
你看上面图片中就有彩绘纸本脱落的地方,直接看见了下面的地杖。为了持久保持原来的色彩,这些彩绘都要用专用的矿物颜料。有一些颜料还要进口,那是当年制作珐琅开始引进的。
看看这个,中国云烟文化,“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看看这个,二只黄雀得飞飞,驾翔东风看牡丹。
看看这个,萧疏梧桐枝,双飞凤凰姿。
颐和园长廊里最吸引人的是侧面内外那些人物故事彩绘,其实这类彩绘占比并不是很大。咱们来看一幅这样的画。
人物故事画因为背后有故事,所以大家喜欢。上面这幅画是蔡邕(念雍)和焦尾琴的故事。蔡邕,字伯喈,东汉晚期文学家。汉灵帝时期入朝做官,位至议郎,属于皇帝殿前上等郎官,可上朝参政。时逢十常侍作乱,蔡邕向灵帝进言整顿,得罪了坏官,被判斩。灵帝虽免邕一死,但将其流放汉伯利亚边塞。次年大赦,蔡邕回京路上闻己又被坏官诽谤,恐入京有暗箭难防,只好向南远行走入现在绍兴的城乡结合部避难。直到灵帝薨、献帝登,董卓做了司空擅权朝政,与司徒王允和太尉袁隗共称三公。董卓征调十二年前走入吴地的蔡邕回京出任祭酒,就是首席学官,博士之长。汉代还没有国子监,晋代始设国子学,隋代设国子监,祭酒后来是国子学、国子监正职长官。
蔡邕记史颇丰,又善诗词歌赋,著作等身。他的书法堪称一绝,蔡体汉隶对后世影响都很大。蔡邕干一行爱一行,他还对古代丝竹器材大有贡献。古代四大名琴中就有蔡邕的焦尾琴;另外三架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和司马相如的绿绮。蔡邕在吴地避难时,还拆人家柯亭的竹墙制笛,音美天下无敌,被称柯笛。你看,琴乃丝之首,笛为竹之翘,二者都有蔡邕所制极品。
颐和园长廊的这一幅彩绘就是讲的蔡邕和焦尾琴的故事。说蔡邕在绍兴郊外避难期间,住在当地一山叟家中,山叟家中当然有一糟糠媪(念袄)和一花季女儿,不会孤灯寒窗。一日,山女煮豆燃豆萁,蔡邕于那豆萁燃烧声中忽闻一声响亮。急起身转于灶前,见灶洞火中正有一木凛然卧彼。蔡邕抽出此木,踩灭余火,用其制成一架七弦琴。此琴音极特别,低音深沉,高音激亢;强音重可裂石,绵音轻柔悠长,犹如天籁,使人清冷入仙。因其琴尾留有烧痕,故名焦尾琴。
山叟见蔡邕如此解音,兼又气宇轩昂,便携媪将女儿嫁其为妻。如此这般,山中盘桓数年。直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崩,献帝登,董卓升。卓慕名遣人下吴地挖邕,邕出。蔡邕进京做官,并未携山妻及翁媪,连那焦尾琴都不曾随身,是被人赤身押走。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刺,亡。蔡邕在司徒王允席上叹卓之悲,惹怒王允获罪,下狱,终故于阶下。王允后颇悔,令厚葬。颐和园长廊里这幅彩绘画的是吴地山叟伙同妻女来给蔡邕上坟的场景,还带来了那架焦尾琴。因为山里人不解音律,这架琴后来一直在若干朝皇家收藏,直到明代流落民间,传丢了。
蔡邕有一女儿蔡琰,字文姬。蔡文姬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与建安七子驰骋汉末文坛,是曹操文艺青年俱乐部的骨干。
其实,蔡邕是陈留郡(现在河南开封附近)人士,在家娶妻后才在灵帝早年出仕,留妻赵五娘在家孝敬公婆。元代戏曲《琵琶记》写了一段蔡邕传奇,说他离家进京后,因才高八斗而高中状元,此为戏说,汉代没有状元。朝中丞相牛某看中蔡邕伯喈,招其为婿,并获皇上御批礼贺。后来蔡邕父母都被赵五娘养老送了终,五娘进京寻夫。经历一般无二的若干艰难险阻,五娘伯喈终团聚,蔡牛赵三人共享天伦,呜儿瓦啦大团圆。牛丞相也颇欢喜,向皇上讨来一纸诏书,结尾是“牛丞相奉诏书到陈留,旌表蔡氏一门”。这戏里是说蔡伯喈乃至孝之人,可也有人说他是二次停妻再娶的无良之辈,最后还抛弃了吴地山妻。蔡邕之人品在史上颇有争议,但其才艺是有公论的。这蔡文姬到底出自赵五娘、牛家女还是吴地女?未知。
长廊上有四座八角亭,人说是以四季为题的,咱们走下去看看。从东往西走,第一座是留佳亭。
辛弃疾有伤春调:“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瞧瞧,满纸惜春泪呀。乾隆不用那些“怨”和“惜”,却题“留佳”,少了负能量,唱春不见“春”。为释“留佳”意,乾隆自题《留佳亭》诗曰:向阳砌渐绿萌荄,别解因生即景怀。恰似春光未骀荡,少留翻觉十分佳。
第二座是寄澜亭。
乾隆自题:万顷昆明未作澜,风波静亦觉池安。对亭若问于何寄,踏寔应从冰处观。原来老乾是说隆冬立于檐下观景,见夏季波澜寄于冬季坚冰之下。此亭应为冬季之亭。
第三座是秋水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若论当水吟秋,老乾自认无人能出此句之右,因此不肯为此亭题诗。
第四座是清遥亭。
乾隆为此亭题诗:一碧春清万顷波,近遥那与计如何。竹令人远名谈在,不啻斯当倍蓰过。你看,春波、春竹都有,明明还是借春抒怀。
原来乾隆并没有把这四座亭子当成春夏秋冬题名,所以,我们还是按照四座独立的亭子来看它们吧,也就是二座春亭和一秋一冬。
这四座亭子建筑形式都一样,咱们仔细看看留佳亭,以此为例吧。八柱斗拱抬梁,灰瓦八角攒尖顶,灰砖宝珠脊刹。东西连接长廊,南北出阶垂带踏跺。柱间上下有楣子,苏式彩绘梁枋。内部彻上露明造,看看上层结构。
在八个柱顶梁上隔间用桁梁搭出一个方框架,方框四角加转角桁,在方框架向上搭小八角楼,最上面是椽檩搭出来的攒尖屋顶八个坡面。上面那个就是屋顶结构,不是藻井。这种构造是重檐八角亭的典型做法,下檐大,上檐小。皇家建筑里还有结构特殊的八角亭,故宫御花园里有两座四柱八角井亭就很特殊。它是在四根柱顶梁上装转角桁转换成八角,然后在上边搭出八角盝顶。四根柱子直接顶起一座八角屋顶,很奇妙。
这四座亭子都是柱子刷红,梁枋蓝绿基色,非常正规,和长廊的通体冷色形成对比。皇家建筑制式是见得到阳光的门窗柱刷红色,见不到阳光的檐下梁枋刷蓝或绿等冷色。长廊全用冷色表明它是园林建筑,不是官式建筑。
虽是八角亭,然亦坐北朝南,“留佳亭”额匾挂在南面檐下。北面也有一块匾,因为不是在额头上,而后脑勺又称“枕部”,这块匾就叫做枕匾。
匾上写着“琁题玉英”。琁就是璇,古体,美玉。琁题:玉饰的椽头;玉英:玉中精英。我在前面说过西汉文豪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怒赞汉武帝宫苑;其后,西汉末年文豪杨雄模仿《上林赋》作了一阕《甘泉赋》,这是杨雄随汉成帝驾游甘泉宫后所作。杨雄在其中说到天子坐在离宫楼台中时,有一句“盖天子穆然,珍台闲馆,琁题玉英,蜵蜎蠖濩之中”。乾隆将此句用于此处,当是说清漪园堪比甘泉宫,都是雕梁画栋,如美玉铺陈。
亭子内部也有匾,是挂在东西柱顶梁上。看看西面的。
匾上写着“文思光被”,出自《文心雕龙》中“今圣历方兴,文思光被,海岳降神,才英秀发,驭飞龙于天衢,驾骐骥于万里”。文思意指皇上的才智和德行,光被即遍布,光就是广。毛主席曾称黄帝“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再看看东面。
匾上写着“草木贲(念毙)华”,草木都开出美丽的花。和宜芸馆东厢房“藻绘呈瑞”匾语出一处,《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中“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你从上面图片上还能看到东西门上横披有大型彩画。东面“草木贲华”下横披上是一幅《桃园问津》,取材自老陶的《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园问津是画家常用题材,或注重桃园山水;或注重桃园人物,留佳亭的这一幅即是注重人物的。最著名的《桃园问津图》是明代与唐伯虎齐名的文徵明所绘丈七长卷,兼具山水和人物,现存辽宁博物馆,是被溥仪偷运至长春的文物之一。
西面“文思光被”匾下横披上的彩画损坏严重,已经看不出所以然。旁边有懂行的游客说是孙悟空带领猴子猴孙们抗击天兵天将,我看那游客年龄不像光绪年间生人,也可能是民国生人,曾见过此画真容。
这座留佳亭的匾都是崭新的,不知是近期刷新过还是重置的。即使没有光线直射,那些金字也是煦煦生辉。
其它三座亭子也都内外挂的有匾,不逐一细说了,挑几个看看吧。
看看寄澜亭内。
东面内匾“夕云凝紫”。宋代王珪奏颂诗《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中有一句“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夕云对晓日,凝紫对破红,周垣对门栱。传老子出行有紫气随身,因名“紫”为祥瑞之色,帝王喜用。
匾下横披上的彩绘是《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的故事,张翼德挑灯夜战马孟起,这一战尽人皆知。
看看秋水亭内。
东面内匾“禀经制式”。语出《文心雕龙》中“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一句。禀乃遵循、奉行;经乃儒家经典。广义说,禀经就是遵祖制。式就是法度、制度。禀经制式就是说按祖宗先例制定现法。
匾下横披上的彩绘是《岳飞枪挑小梁王》,又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枕匾“三秀分荣”。
三秀分荣一词出自宋太祖建德元年的一首郊庙朝会歌辞,“晨敷表异,三秀分荣”,作者佚名。三秀意指一年开三次花的灵芝草,传说中的仙草,《九歌》中有“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分即是纷,荣乃草木开花,《橘颂》中有“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三秀分荣就是仙草纷纷开花的意思呗。
你要是注意,就会发现长廊四座亭子里的匾基本都是慈禧所书,只有留佳亭的额匾、秋水亭的额匾和枕匾三者落款是“乾隆御笔”。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时,乾隆所书原匾尽已失,这三块匾应是重制,不知是光绪还是新中国重制的?在颐和园内还能看见乾隆匾,非常难得。
西面内匾“德音汪濊”。
德音汪濊(念会)。德音:美言。汪濊:大水之貌,既深且广。可以用李白《明堂赋》中一句话来解释德音汪濊,李白说“于斯之时,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四海归兮八荒会”,那德音汪濊就是皇恩浩荡的意思呗,文绉绉的酸词。
匾下横披上的彩绘是《竹林七贤》,这七个人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是三国曹魏末期的文化人,“竹林”是后人加的雅号,取意自天竺“竹林精舍”。竹林七贤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就有七个人,称作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竹林七贤常哨聚饮吟,其文字多有建安风骨,称作“竹林玄学”。其实竹林七贤并无竹林勾搭,因此,你看那幅画上无竹。
看看清遥亭内。
西面内匾“云郁河清”,语出隋代一首明堂乐歌中“露甘泉白,云郁河清”一句。就是赞誉普天之下露水甜又甜,泉水白又白;天上祥云飘呀飘,河里清水流呀流。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意思。
匾下横披上的彩绘是《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东面内匾“俯镜清流”。
“俯镜清流”语出西晋闾丘冲的应招诗中“俯镜清流,仰睇天津”一句。中国古代岁除后要举办祓禊(念福戏),通常是在三月三,这是一项驱灾祈福活动。祓禊是在河里盥洗一番,洗去身上攒了一冬天的污泥,“三月上巳,临水祓除,谓之禊”。开始是皇家活动,后来就有文人被参与进来,再后来就是全民活动,成了春游。活动期间要饮酒,就是所谓的禊饮禊觞,聚众文饮就演变成王羲之所言曲水流觞。闾丘冲的这首应招诗就是应皇上之招,去给皇家春游祓禊吟诗助兴。原诗中只是吟唱当日所见,俯镜清流就是以水当镜俯观己容。那天一定是有春雨潇潇,所以有仰睇天津,睇就是瞧,天津就是天降之水。
有人把清流一词引申到清代的德行高洁士大夫,其实大可不必,乾隆没那么高看这些士大夫。和那些所谓的清流相比,老乾更喜欢昆明湖之清水。而且老乾最喜欢曲水流觞那种文人情怀,到处建曲水流觞亭。他在宫里乾隆花园就建了一座曲水流觞亭,在潭柘寺也建了一座,所以如果把东晋之前西晋的皇家春游祓禊诗句题在这里是很应该的。
匾下的那幅彩绘是《赵子龙单骑救主》。
枕匾”斧藻群言“,出自《文心雕龙》“重以公旦多才,振其徽烈,制诗缛颂,斧藻群言”。斧藻,斧削藻饰,修饰也。群言者,各家著述。敢擅改、批判诸子百家书论,非帝王者谁?原文即夸周公旦,乾隆用于此处当然是自鸣得意,夸自己有才呗。
一路走过去,可以看见长廊上很重要的两处建筑。那是两座水榭,或者叫临水敞轩,一座在东段留佳亭和寄澜亭之间,另一座在西段秋水亭和清遥亭之间。看看东段的对鸥舫。
对鸥舫有连廊和长廊相连,说明这是清漪园既有建筑。
看看对鸥舫南面檐下的额匾。
老乾当年有诗赞对鸥舫:临水阁斋似舫浮,凭栏常见浴闲鸥。自缘观物化机寓,相狎宁希隐者流。他为什么单单想起鸥、舫?因为唐诗中有“意匠经营殊雀舫,心机忘尽对鸥汀”之句。
看看对鸥舫北面的枕匾。
函海养春,取意自《汉书》中“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函之如海,养之如春”一句。这是班固以主宾对话的方式赞颂汉皇高祖,威严如日如神,涵万物如海,养万民如春。班固说的这位主人应该是写《过秦论》的贾谊,贾谊的《新书》中有“帝王之道,包之如海,养之如春”。老乾在这里题“函海养春”,是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意。
这座对鸥舫最初就是一座敞轩,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封闭成了一座屋宇。现在还兼做游船码头,已经看不到当年的风采了。
不过没关系,可以去长廊西段看那座对称的敞轩水榭,叫做鱼藻轩,它还基本保持原样。
鱼藻轩也有一段连廊和长廊相连。
连廊一直向北连接到另一座建筑,后面再说。
从正面看看。
鱼藻轩三面临水,下面是白石护堤石月台,月台上有一圈白石禅杖栏杆,素心华板,净瓶支撑,莲花望柱头。这种白石或者汉白玉禅杖栏杆是明清皇家式样,明代的皇宫里就是这样,像櫍型柱础一样,不花哨,特庄重。鱼藻轩建在白石月台上,有二尺高基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围有檐廊。轩内金砖墁地,上面是抬梁结构灰瓦单檐卷棚歇山顶,没有脊兽。它的官式建筑反应在红色立柱,墙柱、廊柱和柱间隔扇门罩都是红色,而且是红色封闭山花,贴金缠枝莲装饰,连搏风板上的梅花簪都是贴金的。梁枋上都是苏式彩绘。
南面檐下额匾“鱼藻轩”,慈禧重书乾隆原匾。老乾自题《鱼藻轩》小诗一首:“冰浦渐流凘,聊迟鱼乐知。潜渊亦在藻,梯几遂观诗。朱注谓颂语,毛笺称刺辞。设云寓物性,实亦戒于斯”。春秋之前古诗有三千多首,孔子摘其三百成《经》。老乾诗中典故“毛笺”是说的毛亨所注《诗经》,毛亨是那位著名邯郸毛遂的侄子。“朱注”是指朱熹读毛笺所著《诗集传》,是朱熹诗学研究代表作,也可以说是读《诗经》指南。老乾诗中引用这两个典故,直接指明“鱼藻轩”取意自《诗经》。
《诗经》中“鱼藻”一词出自《小雅·鱼藻在什》三首:“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这是描写鱼在藻中游,王在镐中饮的欢乐情景。镐当然就是镐(念号)京,那此王即周王呗,没说是周么子王。
像对鸥舫一样,鱼藻轩北面檐下也有一块枕匾。
“鞶鉴可徵”。鞶(念盘)鉴:束衣带上挂的铜镜,饰也,“佩以琼琚,带以鞶鉴”。“徵(念征)”即征,证也。“鞶鉴可徵”语出《文心雕龙·铭箴》,“及 崔 胡 补缀,总称《百官》,指事配位,鞶鉴可徵”。古人在裤腰带上以镜装饰,也有在裤腰带上写警世名言之类箴言的。刘勰(念刘协)《文心雕龙》原文意指要给百官制定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要成为他们写在裤腰带上的箴言,像镜子一样做为他们的鉴戒。因此,鞶鉴可徵可以理解为引镜自鉴,像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那样。老乾在这里见昆明湖水静如镜,暗念“莫非鞶鉴乎”?便把这四个字题在这里,一定是想着回头要努力制订和完善大清各级官员的岗位责任制。
看完外面,进去轩内看看。
门内横枋上也挂着一块匾,“芳风咏时”。语出西晋陆云一首马屁诗中“思乐华堂,云构崇基。公王有酒,薄言飨之。景曜徽芒,芳风咏时。宴尔宾傧,具乐于兹”。陆云是三国时期东吴陆逊的孙子,陆逊就是策划吕蒙白衣渡江扑杀关公的那个人。陆云这孙子颇有才,即会当官,也能写诗。诗中景耀辉芒就是光芒万丈的意思,芳风咏时就是艳诗夸大官。风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风》、《雅》、《颂》的风,美词也。
墙柱之间都有隔扇门罩。屋内上层是彻上明造,遍布大尺寸的横枋纵梁。在大尺寸枋梁上作画,那彩绘的包袱都比长廊里大得多,画幅也就大得多。
看看檐廊下。
站在鱼藻轩内望西山,那风景是极好的。
以墙柱间的隔扇门罩和廊柱间的上下楣子轮廓为框,远眺:上有蓝天,下有碧水,中间有青山。上次我曾说过,这个画面效果叫做“过白”,这是中国美术“远以观势,近以察形”原理的示例。
日归时分,闲坐鱼藻轩,但见:夕光泛,亭柱暗,客声淡。红霞万里,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廊下。山苍茫兮水苍茫,树影憧憧波影长。
顺着长廊向西走到头,是一座小院。小院坐西朝东,前面是一带粉墙,墙上有一座月亮门。
小院另外三面是半圈围屋,你可以把它叫做“凹”字形,凹向东。你也可以把它叫做七间西房加南北两翼,每翼四间。从外面看看这三面围屋。
西房外明间开门,其余各间都是槛墙槛窗,上面是灰瓦单檐卷棚悬山顶,外有一圈檐廊。红柱红窗,梁枋布满苏式彩绘。南北两翼的东山墙上各开有一座穿山门,看看北翼穿山门,门外有一座门亭。
南翼穿山门直对长廊。
门外挂额匾,慈禧重书“化动八风”,《文心雕龙·乐府》说“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九德乃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七始乃黄钟、林钟、大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念瑞)宾,前三个是天地人,后四个是春夏秋冬四季;古人把音乐十二律定为六律、五声、八音、七始。八风就是八面之风,古时给不同方向的风起了不同的名字,各系列不尽相同,但统称八风。这一段的原著是论述音乐的教化功能,以九德之音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化动八风就是说音乐的教化作用可以射向四面八方。老乾把“化动八风”孤零零地题在这里,并无前言后语,因此无法猜度他欲以何物教化四方。
这座院子叫做“石丈亭”,石丈一词来自月亮门内的一尊太湖石。
这有一个典故,宋代有一书法家米芾(念米福),米实应为芈,古楚王族,火神祝融八姓之一。芈族多有著名文人,芈屈(屈原)、白居易都是,还有这位米芾。说米芾此人很幽默,还爱搞怪。晚年做无为军知州,上任到了州衙,见院子里立着一座奇妙的太湖石,便说“如此奇石怎能不拜”。令师爷取来官袍玉笏,更衣持笏拜将下去,从此管这奇石叫做“石丈”。米芾如此怪诞行为传了出去,免不得被人笑为痴。自此,天下若有奇石,就会被称作“石丈”。
颐和园的这座太湖石传说是某知府大人从民间搜来,本是留作自赏,后渐名扬,不得已,献给乾隆建清漪以保官位。此石千洞百孔、玲珑剔透、浑穆古朴、超凡脱俗。乾隆当然很喜欢这块太湖石,便把它立在此院中,还自拽《石丈亭》诗一首:“岳立真堪称丈人,莓苔烟雨渍龙鳞。元章磬折何妨癖,奚事当年白简陈”。诗中提到了米芾拜石的传说,元章:米芾,字元章;磬折:弯腰;奚事:何必;白简:无字笏。老乾这是取笑米芾,说知道你爱石,可是拜就拜吧,何必还持笏啊?
这座小院既然叫做石丈亭,那最初应该是半圈敞亭才对,而且也未必有这一带粉墙。若是半圈屋宇,应叫“斋”、“轩”、“堂”更贴切。我估计在清漪园时期这里确实是开放的半圈亭廊,颐和园时期被光绪封闭成了围屋。颐和园里还有一些这样的地方,清漪敞轩被改成了颐和殿堂,后面看到再说。
前面这些都是沿着长廊的景观,长廊还连接着其它一些建筑,下集再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