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华人社会知名的现代诗人郑愁予,9日在台南成功大学接受访问表示,两岸文化交流要先认清同是“中国之族”的文化,不是异族文化,反文化会引起冲突,是危险的,台湾与大陆不能老是处在危险、紧张的关系中,这也是不行的。
84岁高龄的郑愁予,9日受邀在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以“汉字亦思的建筑—画与诗为华夏文明批八字:水;丝;言;青;正;火;心;灵”为题发表演讲,从中国文字探究华夏文明。会后,他接受访问,对于两岸文化交流的相关议题提出他的看法。
针对蔡当局上台将届一年,两岸关系急冻,在政治僵持下,能否突政治藩篱,进一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 郑愁予答:谈两岸文化交流之前,要先谈对中华文化的基本认识。谈文化交流,要强调中国之族。
郑愁予强调,如果有哪个地区不承认我们是中国人了,我们不是中国之族,我们是其他之族,例如在台湾有人宁愿承认自己是皇民,皇民就不是中国之族,这就危险很大的,因为这是面对反文化的。
针对如何看中华文化与“去中国化”之间的矛盾、抵触,以及该如何和“本土化”调和?
郑愁予答:“本土化”没有关系,“本土化”是一种乡土精神,这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否认自己是中国之族,这个问题就很大了。郑愁予表示,我的看法是,台湾人就是最纯种的汉人,最纯种的中国之族,从中原移民过来。
针对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从哪里着手?
郑愁予答,两岸的文化交流,要先弄清楚是什么样的文化?再去谈怎么去交流?所以,谈两岸文化交流,要先把文化的基本东西要弄清楚,如果是中国之族的基本文化,那就对了。我所说的中国之族,是把中国当一个文化的民族看待。
郑愁予身为郑成功的裔孙,近来台湾有关郑成功文化及其祭典的规格有很多的讨论。中枢祭典本来是台当局“内政部长”主祭,今年委由台南市长主祭,引起许多郑宗亲宗不同的意见,针对如何看待郑成功文化?
郑愁予则表示,郑成功的文化,特别是在台南,连饮食都有纪念郑成功的文化在其中。清朝来了,不忘我们是明朝人,但清朝还是中国人;日据时代,台南仍然保持中国文化最深的地方。
至于是“内政部长”或台南市长祭郑成功?郑愁予认为,这不但是“内政部长”要不要主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郑成功是我们中国之族前所未有、保卫自己民族的,是反对侵略者、反对异族的,他是整个中国之族的民族英雄,不是地区性的。一个中国是中国之族,如果反对中国之族,这会很引起很大的冲突。
台湾不能只是和大陆老是处在危险、紧张的关系中,这也是不行的。好在我们有信心,中国人不是这么笨,还打什么呢?不会打的,但不会打也还要和谐才好。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籍贯为河北宁河,本名郑文韬,来自军事家庭,为郑成功第十五代裔孙。现代诗诗人,笔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他的诗作《错误》,是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诗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名句,广为流传。
童年时期正值对日抗战,随父亲转战迁徙于大江南北,见证战争的苦难;1949年举家随国民党赴台,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现台北大学)统计学系毕业后,赴美参与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并取得艺术硕士学位。曾任教爱荷华大学、耶鲁大学、香港大学等校。2005年,客居美国37年的郑愁予夫妇落籍金门,现任金门大学讲座教授、东华大学荣誉教授。(完)
编辑: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