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作战形式的激烈变革,过往的坦克大炮、钢铁洪流已经不能适应全新的作战任务需求。现代化战争最看重的一点是作战部队能够根据指挥部的命令随时进行快速移动,独立进行多样化作战任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中美两国陆军都将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光放到合成旅的建设上,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不同水平和等级的旅级作战单位。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美国陆军主要分为31个旅级作战单位,这些作战部队主要分成三种:11个ABCT重型机械化装甲旅、7个SBCT中型合成化斯崔克旅以及13个IBCT轻型步兵旅。
在美国陆军系统内部来说,ABCT主要执行正面军团化作战任务,利用自己装备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M2“布莱德利”装甲车和地方主要陆军力量硬刚。IBCT装备的大部分都是悍马越野车和反地雷伏击车,主要用于烈度较低的作战、反恐和美军的全球部署任务。因为重型合成旅和轻型合成旅的优劣势都十分明显,因此美军重点将建设目光放到了中型合成旅,也就是“斯崔克旅”的建设上,希望斯崔克旅既能拥有一定的火力输出,又能有很高的机动性。
经过前些年的“军改”后,我军在传统的陆军编制中也逐步完成了“师改旅”工作,和美军一样,建设了相当数量的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和轻型合成旅。在广大军迷中,最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被称为“土豪旅”的解放军重型合成旅。此外,轻型合成旅的发展也在大步向前进,多数部队装备了各种系列的“猛士”突击车。中型合成旅作为我国陆军部队的中坚力量,其地位和作用一直都相当重要。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称,在我国的78个合成旅(没计算西藏军区下辖的3个合成旅)中,中型合成旅的数量已经达到26个。与美军同等级的“斯崔克旅”比,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那么在单个部队编制、火力装备和机动性看,谁更占据优势呢?
据悉,美军斯崔克旅的主要编制包括:1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1个支援营、1个工兵营和3个步兵营,总兵力在3614人左右。单个斯崔克旅装备的“斯崔克”装甲车为291辆,这里面包含127辆步兵运输车、27辆火炮突击车、9辆反坦克导弹车和51辆侦察车。
据《解放军报》的消息报道,解放军中型合成旅的主要作战力量包括:1个炮兵营、1个防空营、1个作战支援营、1个侦察营、4个合成营和1个作战保障营。
与美军相比,我军中型合成旅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我军多出了1个步兵合成营,这样在整体的装备、军力人数上我军占据优势。另外我军尤其注重防空这一属性,在中型合成旅的编制里特意组建了防空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部队的防空水平和独立作战能力。
因为建设时间较早,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军的目标都是对付伊拉克、阿富汗等三流国家军队,因此早早成名的斯崔克旅现在在火力装备上已经无法与解放军同日而语。美军斯崔克旅中主要仰仗的火力输出点是M1128机动火炮和M1129自动迫击炮,这种十分矛盾且尴尬的火力装备方式,同时存在于现在的斯崔克旅中。
除此之外,美军的支援火力同样有着很大的问题。虽然每个美军斯崔克旅都下辖三个M777型155毫米榴弹炮组,火力看似十分强大。可是因为这款火炮没有现代化的牵引方式,机动性差,因此实际战力大打折扣。
我军中型合成旅的直瞄火力包括112辆08轮式步兵战车和168辆11式轮式装甲突击车。两款车辆在地盘上完全相同,只是武器装备和其它功能属性上略有差异。11式突击车在火力上媲美15式轻坦,如果与印度T72相遇,可以和它一较高下。
08式步兵战车装备的是30毫米机关炮,有效射程3000米,使用解放军最新装备的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范围内击穿100毫米的均质装甲。
在支援火力上,解放军一改之前的“小米加步枪”,装备相当数量的09式122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05式120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和11式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形成了从几百米到60公里的全方位火力覆盖。由于以上三款支援火力装备均有装甲车底盘,因此可以实现快速移动,避免了美军火炮机动性较弱的弊端。
斯崔克旅相较于解放军中型合成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依托美军强大的空中运输体系和分布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实现“96小时部署全球”。这一能力,解放军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
尽管在远程战略运输能力上处于劣势,但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我军,仍然具备日行千里的能力。在战区级别的力量投送和部队转移上,我军依然胜出美军。本土作战的话,依赖于我国发达的公路交通网,中型合成旅的推进速度要超过装备履带式重装坦克的重装合成旅。在野外,装甲车的越野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千米。
总体来看,美军斯崔克旅比我军中型合成旅的优势仅在于其参与过实战,战略投送能力强。此外在部队编制、火力装备、信息化水平上均比我军有着明显的差距。对于这一事实,大家应该要有全面且清楚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