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5年5月8日午夜12时,随着德国代表艰难地在投降书上完成签字,二战欧洲战场正式落下帷幕。
纵观整个欧洲战场,东线的战况最为惨烈,一整代苏联青年战死沙场,从伏尔加河至第聂伯河,埋葬了无数战士的尸骨,城市受到焚毁,村庄满目疮痍,此时的苏联如同遭遇重大事故的一级残废,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唱着哀悼的挽歌。
反观美国,二战结束时总兵力达到1050万,海军具有10759艘各类舰艇,各类航母逾百艘,67700架一线作战飞机,光看这数字便令人有些头晕目眩,总感觉哪怕再来一场二战,对美国人来说都不成问题。
可是,在美苏两国实力对比极为鲜明的时刻,为何美国不趁机向苏联宣战,将未来竞争对手率先扼杀?
如此强大的武力支撑下,美国人到底在忌惮些什么?
让我们回溯历史,一窥真相。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驻守边境的苏联红军仍沉浸在夏夜的美梦中。
驻地外围,守夜的士兵和着蝉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据说,隔壁的纳粹德国已经将法军彻底赶下海,伦敦没日没夜地遭到轰炸,前段时间,巴尔干半岛也被德军摆平,如今整个欧洲,似乎苏联尚未被战争染指。
士兵们很庆幸,伟大领袖斯大林明智地选择与希特勒结盟,不仅将波兰的半壁江山收入囊中,还将德国这头怪物赶到法国佬的地盘去,令和平的光辉始终照耀苏联。
正当士兵畅想着美好的未来,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阵沉闷的巨响,仿佛雷声滚滚。
士兵疑惑地举起望远镜,纵目远视,只见在极远处天与地的交汇处,滚滚浓烟沿着地平线横推过来,飞沙走石在月光下如梦似幻。
士兵喉结颤动,随后迅速拉响警报并大喊道:“敌袭!”
远处,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联队全速朝苏军驻地涌来,履带将地面积水的月亮切得细碎,它们将刀兵带到这片土地,痛苦与死亡将在此肆虐。
这天,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调集的190个师、3700辆坦克、5000架飞机、4.7万多门各类大炮总计550万兵力,在波罗的海至黑海长达两千多公里的苏联国境线上,对苏联发动全面进攻,欧洲东线战事就此打响。
战前,各种互相矛盾的情报混淆视听,导致苏军高层无法判断德军战略意图,直到开战前一天,克格勃特工才将德军进攻的确切时间传回总部,可惜为时已晚。
由于苏联内部某一重大政治事件,此时苏联红军其实羸弱不堪,且部队中缺乏指挥经验丰富的老将,只能由一些年轻将领勉强挑起大梁,但显然是车载斗量,难以胜任。
内外部因素交织导致,苏军在面对德军的钢铁洪流时一泻千里,开战仅18天,德军便将战线推进600公里,北部战线,苏联负责防卫的24个师损失60%人员和装备,几无还手之力。
德军前线的惊人战果,令后方作出对苏开战决定的希特勒得意洋洋,显然,他认为自己再一次赌对了,隔壁这个看似强大的红色巨人,早已在内耗中丧失对抗的资本,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因此,希特勒放出豪言壮语,声称要三个月灭亡苏联。
这句话听上去很耳熟,没错,淞沪会战开始前,日军高层同样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最后却将自己活活拖死在中国战场。
而希特勒和他引以为傲的德军,终将与他的法西斯伙伴落得同一下场。
1941年11月7日,苏德开战第五个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
俄国的冬天比寻常年度来得都更早一些,零下的寒风中,身穿棉袄的德军士兵依旧被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深知自己没有退路,唯有将对手彻底消灭,他们才有生还的可能。
而此时城内,苏军有条不紊地进行红场阅兵,最高统帅斯大林决意坚守首都,这或许是最后的战争,也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最终,莫斯科会战以苏联的胜利结束,战争迎来转折阶段。
此后,经过苏联军民长达四年的艰苦奋战,1945年4月30日,反攻至德国柏林市中心的苏联红军成功占领柏林国会大厦,并将苏联国旗插在楼顶,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红色英灵得以安息。
虽然战争落幕,但战争的荼毒却挥之不去,德国与苏联的战争,就好比两位武林高手的死斗,双方拼尽浑身解数,只想置对方于死地,而结果是一人从此在世间除名,另一人则背负无法治愈的暗伤活下去,并过早走到生命尽头。
先来看个大概的数据,据统计四年战争中,苏军总伤亡达到2960万,其中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446万战俘中,成功生还者少之又少,有四百多万在战俘营中被折磨致死;至于伤亡平民,则是1700万人,军民合计为4640万人。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苏德战场,血肉之躯颇为孱弱,每场战役都是两国资源储备的较量,钢铁、石油、火药才是战场的主角。
举个例子,在八年全面抗战中,中国军队总计消耗山野炮弹355.88万发和迫击炮弹604.776万发,而这仅仅是我们的计量方式。
苏联的炮弹计量是以运送的火车皮为单位,单单是一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便消耗炮弹8353车皮,换算过来是190万发炮弹。
单单一次大会战,所消耗的炮弹便是八年全面抗战的20%,足见苏德战场的火力密度与强度远超其他战场,而这也导致了士兵的高速消耗,人命在这片血腥的战场上显得一文不值,一个师数万人的编制,甚至不够一场战役塞牙缝。
比如基辅战役中,德军一次性消灭苏军58万人,其惨烈程度不言而喻。
一战时期,凡尔登战场曾有绞肉机之称,但历史证明,凡尔登绞肉机在苏德战场简直就是小儿科。
在俄罗斯电影《古墓迷途》中,四个年轻的俄罗斯小伙儿机缘巧合下穿越到苏德战场,成为苏联士兵,并在一次次惊险的战役中存活下来最后回到现代。
可实际上,苏德战争几乎将苏联整个20后的年轻人消耗殆尽,一代人的生命葬身沙场。
据统计,1923年出生的苏联男子(战争爆发时18-19岁),近八成都死在了战场上。
比这个年份更早些,1920年、1921年出生的婴儿,他们都在20年后走上战场,并前赴后继地牺牲,他们的青梅竹马,他们的同班同学,无一幸免,活下去的概率可能和中彩票差不多。
1941年开战时,苏联红军总计460万,1945年初,战争即将结束时,苏联在欧洲方向的作战部队总兵力为670万。
前面我们提到,苏联阵亡士兵915万,也就是说,1941年和1945年的红军,几乎不是同一拨人,相当于换了两拨人。
所以当二战结束,苏联已经元气大伤,国民伤亡几千万人,还有几千万人落下终身残疾,甚至需要国家的供养才能苟延残喘。
不仅如此,还给苏联留下了一个隐患,这个隐患间接导致了本能继续坚持的苏联加速灭亡,走上解体道路。
由于20后这个年龄层的人群出现了系统性的断层,而且其中大部分战死的都是经过共产主义思想洗礼,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苏德战场上,苏军政委的死亡率超过50%,远超一线士兵的战死率,那个时代的苏联政委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一支部队的灵魂所在,为了鼓舞士气,战争中他们往往自愿冲锋在最前线,因而导致极高的战死率。
大丈夫以身许国,实为幸事。可是,他们义无反顾地牺牲,却导致苏联失去一大批优秀的政工人才。
在当时弊端还未显现,可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隐患便如同索命鬼缠上了苏联。
通过观察苏联历代领导人出生年份可以发现,从60年代开始到1985年,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即总书记大多为00后和10后(二十世纪),可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却是30后,与他的前任契尔年科之间间隔了整整一个20后。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整个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层,当年那批身怀伟大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战死沙场,他们的前辈又逐渐逝去,掌权的年轻人们再也没有过去为实现共产主义献身的觉悟,所以苏联最终走向解体,他诞生于诞生于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却毁灭于人类最自私的欲望。
除此之外,德军在占领区实行的焦土政策,更是令本不富裕的苏联雪上加霜。
在乌克兰这一重要产粮区,德军将能掠夺走的粮食统统带走,带不走的便一把火烧个干净,并恶意破坏耕地,如希特勒所说:“是不是对德国重要先放在一边,反正对损耗更严重的苏联来说,是绝对重要的。”
纸面上的数字总是冰冷的,但在数字的背后,那挥洒在战场上的汩汩热血,如同传世的诗篇,令后来者心潮澎湃,为之动容。
倘若说苏联像一个铁血的战士在二战中出了死力,那么美国就如同一个精打细算的商人,待到大局已定时才施施然出手,企图分一杯羹。
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凭借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二战跟美国压根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美国人很精明,太平洋战争打响前,他们便开始向盟军倒卖军火,当时不仅英国、法国、芬兰,就连蒋介石政府也是美国人的生意伙伴。
通过袖手旁观,与一战时一样,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并借此平稳地度过经济危机。
二战短短6年时间里,美国的经济总量从占全世界三分之一,跃升至三分之二,成为独领风骚的超级经济体,霸主地位初现峥嵘。
不仅如此,在战争的末尾,橡树岭的一声巨响宣告美国人掌握灭世的密码——原子弹,从此,大国战争的形式发生彻底改变,谁拥有核武器谁掌握话语权。
抛开掀桌子用的核武器不谈,美国的常规军备同样令人望而生畏。
二战时期的美国,整个国家仿佛化身一头为战争而生的猛兽,军工企业开足马力爆装备,巅峰时期平均6分钟便有一艘舰艇下海。
当时美国有一张著名的宣传海报,海报上两名车间工人见钟表还未指向下班时间,说道:“时间还早,可以再造一艘航母。”
虽然海报宣传有夸张成分,但却反映了一定真相。
战争结束之际,美国共生产1740万支枪械,29万架飞机,8.6万辆坦克,6.45万艘登陆艇,1014艘大型驱护舰,155艘航母,203艘潜艇。
又回到最初的问题,具备如此强大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美国,为何不在二战结束之初便向苏联动手,非要等到苏联恢复一定元气后才想起对抗这茬事?
其中有内外部三大因素,将美国人的步伐死死拖住。
首先,作为西欧的救星,二战后的美国无可置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头羊。
虽然实际上已经具备称霸的能力,但美国登上神坛的台阶上尚有一些障碍没有扫清,那便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即英法等国。
美国毕竟脱胎于英法,是英国殖民者的后代,独立战争又受到法国的支持,眼看着这个过去的小老弟,如今对自己颐指气使,英法不禁要在心中暗骂一句暴发户,表面上对美国言听计从,实际上却是阳奉阴违。
美国自然对这一套外交手段门儿清,但囿于同属一个阵营,所以只好虚与委蛇,另寻机会将他们彻底掌控。
倘若要想使内部达成团结,勉强也好,真心实意也罢,在外部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是效率最高的办法,只要外敌足够强大,一切恩怨芥蒂都可以暂时抛下。
而对美国来说,横跨欧亚的红色苏联,是最佳的选择。
当年苏俄刚刚成立之际,尚处于巅峰期的英国便纠集美国、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围剿,虽然被苏俄坚持下来,但双方就此结仇。
等到苏俄正式站稳脚跟,向西输出革命时,当年参与围剿的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等国,有一个算一个,纷纷被共产党推翻,建立红色政权。
二战以后,英法等国同样被打个半死,可比起国民经济倒退,他们更害怕的是苏联趁机西扩,清算当年的恩怨,把他们的资产阶级政府推翻。
这种趋势并非空穴来风,当时英法等国国内都出现社会主义政党与共产主义者,且声势浩大,如果让他们趁机起事,共产主义者的革命从来都是要见血的。
面对如此强敌,就连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愿意暂时放下成见,向美国求助。
如此良机,美国自然不会错过,他们先是投入资金帮助欧洲重建,使资本的力量延伸至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再将美苏两国争霸产生的矛盾升格为意识形态对立,最后以抵御苏联为由建立北约,实现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军事双重掌控。
而这一整套操作,都是建立在苏联存在且对西欧形成威慑的前提下,为此,美国不可能在二战刚一结束就对苏联动手。
其次,美国国内的舆论并不支持政府进一步发动战争。
当初为了战争需要,美国新闻媒体将苏联塑造为抵御法西斯的正义之士,美国的亲密战友,加之战时的美国总统是具有左倾倾向的罗斯福,种种因素推动左翼思想在美国广泛传播。
1942年,美国和苏联在美国成立了美苏文化协会,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
不仅如此,当二战的战报传回国内,当纳粹集中营的照片在世人面前披露,人民知晓和平的珍贵,反战思潮由此出现。
所以,一旦美国对苏宣战,国内的亲苏分子与反战人士势必跳出来闹事,示威游行可是老美的特产,到时候恐怕还没等美国搞定苏联,自己内部便开始窝里斗。
因此,要想对苏联拔刀相向,美国必须先抹黑苏联的舆论形象,再给自己制造名正言顺的说法,比方说自由灯塔、议会民主的捍卫者云云。
当然,倘若只分析美国自身因素与算盘,似乎显得苏联有些不值一提,只是因为美国需要才得以存续。
但实际上,苏联并非软柿子,他也无需看别国脸色行事,因为即使在二战中损失惨重,但苏联仍旧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经过二战的血腥洗礼,苏联红军无论是战术还是单兵素质,都获得飞跃式的提升,与战前相比可谓是脱胎换骨,世间鲜有敌手。
而苏联的军工体系,也在二战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流水线式的生产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加持下,可以做到高效运转,生产能力并不比美国差多少。
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高达1100万(包括西伯利亚及海外驻军),拥有坦克 15000 多辆,飞机 12000 多架,如此强大的军备,恐怕只有美国可以掰掰手腕。
而美国倘若对苏联动手,只有两种方式能够执行。
第一,从西欧出发,与当年拿破仑、希特勒一样正面进攻,这种战术实在太没有新意,且不说正面硬碰硬,苏联陆军稳压美军一筹,单单是苏联的大纵深战略以及东欧的寒冬,都足以将美国活活拖死,使他们步“前辈”后尘。
哪怕最后美国能战胜苏联,肯定也是惨胜,两败俱伤的结果对于开战者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第二种方式,在二战结束后的短短四年里,是美国的威慑全世界的压箱底——核武器,可是,这招对于苏联来说并不管用。
当时核弹还未配备精确制导技术,以广岛长崎核爆为例,是通过美国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投放至日本上空,效率、准确度等方面极为低下。
而二战期间,在与德军的较量中,苏联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防空体系,超过5000架战机全天候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美军飞机恐怕还没飞过国境线,便被苏军击落。
不过,这一方式在1949年8月29日彻底作废,通过无所不能的克格勃特工,苏联获取到美国关于原子弹研究成功的铀原子弹和钚原子弹及其引爆装置的图纸、美国铀235及钚的月产量等一系列数据,再经由苏联科学家的努力,苏联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约瑟夫一号”。
至此,美国的核垄断被彻底打破,对苏王牌失去效力。
这些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武器,而苏联真正强大且伟大之处,在于思想与精神,马列主义才是苏联最具有威慑力的武器。
如今国际共运的时代已经过去,西方思想渗透占据主导,但在那个时代,所谓文化输出、思想渗透,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强项。
正所谓“天下谁人不通共”,美国有左翼势力,英国有大名鼎鼎的“剑桥五杰”,法国有法共传承,红色革命席卷全球,那是个赤旗寰宇的天地。
美国如果想不开,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宣战,那势必掀起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这才是灭世的开关,老美怎敢轻举妄动?
在种种因素限制下,美国最终选择缩进龟壳,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对抗苏联,不管怎么说,和平的果实还是保住了。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过境迁,曾经屹立顶端的苏联轰然倒塌,距今三十又一年矣。
一个奄奄一息的苏联,哪怕军事稍逊一筹,但凭借着横亘心中的至高信仰,撑过了那个本不可能撑过的残酷寒冬;然而,一个拥有2000万苏共党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武器的苏联,却因失去信仰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倒在那个平淡如常的冬天。
无论如何,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一手持枪一手持书,用武器保卫我们的领土,用红色思想武装我们的精神家园,需知,失去武器失去很多,失去信仰失去一切!
参考文献:
[1]:《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要原因》 J 胥思省 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美国在二战参战前对英法中苏的援助》 J 尹翔 潍坊学院 潍坊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