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坐骑”是牛,早在距今约8000-10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将牛成功的驯化了,当时人类已经开始了农业种植,所以牛的驯化不仅是作为农耕工具存在的,还可以用来骑乘,作为交通工具。
之后,人类又先后驯化了驴、水牛、马等动物,有了更多的“坐骑”选择,但是,在如此多的“坐骑”中却没有一种是飞行坐骑,这是因为在飞行的鸟类中,唯一有可能把人带上天的是阿根廷巨鹰,但它在距今约68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此时真正的人类还没有出现。
剩下的那些鸟类,体重最大不超过20公斤,按照鸟类的负重能力(极限是体重的1.5~2倍),已经没有鸟可以把人带上天了。不过,会飞的鸟类没戏,但不会飞的鸟能够驮人的却有好几种,且不说已经灭绝的恐怖鸟、不飞鸟等大型的鸟类,就单说现存的鸟中就有能驮人的,它就是鸵鸟。
而且鸵鸟不仅能够驮人,还真的有人驯化鸵鸟用来骑乘,只不过,这种骑乘通常是用来博眼球的,因为骑乘不等于“坐骑”。那么,为什么鸵鸟能载人,却没有被当成“坐骑”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鸵鸟是现存最大的鸟,而且它的时速最快可达70公里每小时,要是能把鸵鸟当“坐骑”的话,百公里只需要一把草(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想想就刺激,而且鸵鸟体型大、肉和羽毛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鸵鸟的养殖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也早已经开始了。
鸵鸟属于鸵鸟科鸵鸟属,而且在如今的鸵鸟科下仅有鸵鸟属一个属,曾经的鸵鸟属一共有9个不同的种,但是在漫长的演化中,有7种鸵鸟已经灭绝,现存的鸵鸟仅剩下了非洲鸵鸟和索马里鸵鸟两种。
其中索马里鸵鸟原本是非洲鸵鸟的一个亚种,在2014年科学家们对鸵鸟进行基因测序时才发现它与非洲鸵鸟的差异太大,所以上升为种。索马里鸵鸟比普通鸵鸟高一些,有着平均2.5米的身高、2米的翼展以及平均110公斤的体重,颈部与腿部皮肤呈蓝灰色。
而非洲鸵鸟雄性的平均身高在2.2米左右,体重平均120公斤,它的脖子与腿部的皮肤通常呈桃红色,而且绝大多数的雄性鸵鸟脖子下缘有一圈明显的白色圆环,雌性则全身以灰褐色为主。
除了身高和外观的差异外,索马里鸵鸟主要分布在索马里半岛,而非洲鸵鸟则广泛的分布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由于非洲鸵鸟的数量和分布比索马里鸵鸟要多和广,所以,目前世界范围内饲养的鸵鸟多以非洲鸵鸟为主(雌性居多)。
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养殖就总会有一些人对鸵鸟打其他主意,而且作为一种体型庞大的鸟,鸵鸟本身的负重能力是比较强的,它们至少能够驮动自身体重一半以上的物体移动,所以成年的鸵鸟驮个人是没有问题的。
最早的鸵鸟骑乘是养殖者或者是动物园里的工作人员对鸵鸟进行训练,然后给一些游客短暂的骑乘拍照,起初是小孩子骑在上面鸵鸟被工作人员控制着,拍个照就结束了。
之后,美国以及西方许多国家开始加强对鸵鸟的训练,供成人骑乘,甚至在许多国家还有了骑鸵鸟比赛,这种运动也赚足了眼球,所以,鸵鸟是能骑的,但是这种运动是相对比较少的,因为鸵鸟离真正的“坐骑”还差得远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坐骑可不是能骑这么简单,不然猪也能叫坐骑了,那么鸵鸟为何不能作为坐骑呢?我们从下面五个方面来说一下。
第一:鸵鸟未被驯化。能被称为坐骑的动物都是被人已经成功驯化的动物,成功驯化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控制它们,相比较野生的祖先,它们的性格也更加的稳定。但是鸵鸟并没有被完全驯化,它们依然是保留了野性的,这就是许多动物园的鸵鸟场禁止人私自靠近投喂的原因。
毕竟鸵鸟的攻击性还是非常强的,它粗壮的喙能够轻松伤人,粗壮且尖锐的脚趾配合上强大的蹬踹力,也能将人瞬间踹翻在地。
因此,把这么一颗“定时炸弹”当坐骑,显然是不理智的,一旦它暴露出野性,对人来说是有极大的威胁的。正是因为这样,能够被人骑乘的鸵鸟都是经过了至少4个月以上的专业训练才可以的。
第二:不稳定性。上面我们说鸵鸟经过4个月以上的专业训练是可以骑乘的,但是这样的鸵鸟也非常不稳定,因为它们被骑乘只是暂时的,就连许多国家举行的骑鸵鸟比赛,也是将它们放置在一个有较高护栏的专业场地内,而且直线奔跑的距离通常只有90米,一旦超过这个距离,鸵鸟失控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而当坐骑,是需要稳定性的,而且它要求即使不设置一些障碍,也能准确的到达目的地。
第三:抓握难度。一种坐骑必须要容易骑乘和抓握,因为坐骑在奔跑时人容易失去重心从而掉落,所以马有缰绳,还有马鞍,这都是辅助人更好骑乘的工具。
但鸵鸟不同,它们的背部太宽大了,很难安装像马鞍这样的设备,而且鸵鸟的脖子细长,比较的脆弱,如果是抓着它的脖子,很快鸵鸟就被掐死了,所以,鸵鸟的抓握难度非常高,这也是它无法成为坐骑的原因之一。(下图为骑鸵鸟的正确方式,即一手抓住它的翅膀,一手捏住它的后颈,但这个姿势非常的累,也不太稳定)
第四:速度太快。鸵鸟很奇怪,它们平时既能溜达,又能极速奔跑,但是一旦被骑乘后,可能是紧张的缘故,它们很快就会进入奔跑状态,平均的速度可达50-60公里每小时,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它本身又不稳定,抓握稳定性也差,是极容易摔下来的,在如此快的速度摔下来,不亚于我们将车开到60公里每小时然后跳车,危险性是极高的。
第五:耐力。想要成为坐骑,耐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情况下,鸵鸟的耐力还是不错的,它们能以30-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连续奔跑半个小时以上,但是一旦被骑乘就不同了,由于它不像其他的坐骑那样有着四条腿作为支撑,只有两条腿,而且肌肉发达程度比马要差得远,所以被骑乘后,鸵鸟的耐力是非常差的,能跑个几分钟就不错了,一旦过长距离的跑,鸵鸟的关节是无法承受的。
这种耐力的约束,让鸵鸟只能成为骑乘的“玩具”,是无法作为真正能带人远足的坐骑的。
鸵鸟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是能够被骑乘的,但是它永远无法作为一种坐骑存在,主要原因与未被驯化、稳定性差以及负重后耐力差有关。
而且虽然在我们看来骑鸵鸟是非常有趣的,但实际上对鸵鸟本身的损伤是很大的,所以,饲养鸵鸟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价值,而不是骑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