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八):朝鲜世祖
朝鲜世祖(朝鲜语:조선 세조/朝鮮 世祖 Joseon Sejo;1417年11月7日-1468年9月23日),即朝鲜世祖惠庄大王、朝鲜惠庄国王,朝鲜王朝的第7代国王,名讳李瑈(朝鲜语:이유/李瑈 Yi Yu),字粹之(朝鲜语:수지/粹之 Su ji)。谥号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朝鲜语:혜장승천체도열문영무지덕융공성신명예흠숙인효대왕/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 Hyejang seungcheon chedo yeolmun yeongmu deok'yung seongsin meong'ye heumsuk inhyo daewang)。
永乐十五年(1417年)九月二十九日,李瑈生于忠宁大君李祹(朝鲜世宗)之府邸,母为三韩国大夫人沈氏(昭宪王后),还有比他年长3岁的哥哥李珦。翌年,李祹被立为王世子并接受太宗李芳远之禅让,即位为朝鲜国王。宣德三年(1428年)六月十六日,李瑈受封晋平大君,同年十月迎娶军器副正尹璠之女为夫人(贞熹王后),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改封咸平大君,旋改晋阳大君,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改封首阳大君。
李瑈虽贵为王子,但因并非嫡长子,故寄养于民间。他自幼遍尝世态炎凉,故颇知人情世故。他喜欢飞翔之物,如果得到一只飞禽的话,不会放在手里,而是任其自由飞翔。虽然李瑈从五岁就开始读《孝经》,但他的气质更接近武人而非儒者,自幼酷爱弓马之事。他晚年回忆道:“昔者予方年少,未识大道,与群英竞逐之时,气雄一时,才冠众中;力制奔牛,走及奔马。百发而百中,一鞭而十殪。挂釜之场,射鹿七十;东苇之场,连毙十七獐。”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世宗亲自教李瑈《资治通鉴》,李瑈立誓“不尽读天下之书,则吾不复执弓矢”,于是饱读经史,可谓文武兼备。李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对于文学、历算、音律、医卜、技艺等无不涉猎,虽然史载李瑈精于性理之学,但他在思想上更贴近佛教,认为佛教远胜于儒家。正是由于李瑈的上述气质,世宗对他非常钟爱和器重,遇有国家大事都会让李瑈参与,比如让李瑈取代其叔父孝宁大君出任宗簿寺提调、设立田制所时让李瑈担任该所提调,此外李瑈还奉命编纂《历代兵要》一书,并用世宗新创制的训民正音创作《释谱详节》,为母亲昭宪王后祈祷冥福。
世宗晚年身体不适,命李瑈好好辅佐世子李珦,并让李瑈手书遗教。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十七日,世宗薨逝,李珦继位,是为文宗。体弱多病的文宗在位两年而薨,留下年少的儿子李弘暐继位,是为端宗,金宗瑞、皇甫仁等重臣辅政。在主少国疑的局面下,首阳大君李瑈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展开了腥风血雨的权力斗争。
端宗即位后,朝鲜王朝的权力中心转入了金宗瑞、皇甫仁等大臣所把持的议政府手中,与之相对的则是首阳大君李瑈及其弟安平大君李瑢等为代表的王族势力。在王族势力中,首阳大君的势力更强,所以金宗瑞、皇甫仁等大臣试图援助安平大君来牵制首阳大君。另一方面,朝臣内部也出现分化,以集贤殿学士为中心的少壮派官僚对金宗瑞、皇甫仁等辅政大臣的独断专行高度不满,他们中的部分人开始倾向首阳大君。
在这些亲首阳大君的年轻学士中,集贤殿校理权擥(权近之孙)为首阳大君引荐了自己的死党——落魄寒士韩明浍。韩明浍足智多谋,首阳大君相见恨晚,称他为“吾子房”,二人如胶似漆,密谋大事。韩明浍为首阳大君献计说:“世道有变,文人无用,进赐(朝鲜对贵族的尊称)须结武士。”首阳大君询问如何办到,韩明浍提出以练习射箭为名在慕华馆召集武士,并大摆筵席,笼络武士之心,首阳大君依计照办,数月内就结交了洪达孙、洪允成、杨汀等大量武士,成为自己的夺权基础。
景泰三年(1452年)闰九月,端宗获得明朝下赐的诰命、冕服,被正式册封为朝鲜国王,理应遣使谢恩,首阳大君自告奋勇,请求出使,权擥听说后急忙找到首阳大君,质问道:“您这样做就完了!怎么不好好想想呢?”首阳大君却说:“安平不是我的敌手,皇甫仁、金宗瑞也不是豪杰,能拿我怎样?我只是保护君王,没事!”其后又解释他是因为自己羽翼未丰,故以此行躲避风头。于是首阳大君踏上了去北京之路,翌年二月回国。
首阳大君回国后,与安平大君之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到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坊间流传安平大君将于十月二十日举事,首阳大君与谋士们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于十月十日举事。然而,首阳大君的举事计划也走漏了出去,到了十月十日,首阳大君在自家召集同党商量时,大家摇摆不定,宋硕孙、柳亨、闵发等主张先告知端宗,还有人偷偷溜走,这时韩明浍、洪允成力劝首阳大君不可犹豫,宋硕孙试图阻止,首阳大君怒吼:“汝等尽往告之!”然后拿起弓箭,踢了宋硕孙一脚,说:“丈夫死则死于社稷而已,从者从,去者去,吾不汝强。如有执迷误机者,先斩而出!”遂毅然率家奴林于乙云走出家门,夫人尹氏给他披甲送行,韩明浍让杨汀、洪顺孙、柳洙等武士跟在后面以应援。首阳大君打算先除掉左议政金宗瑞,之前已经让权擥通报金宗瑞,此时便趁着黄昏出城来到金宗瑞家,金宗瑞出门迎接,请首阳大君入门,首阳大君借口城门即将关闭而拒绝。金宗瑞的儿子金承珪与亲信严阵以待,首阳大君周旋许久,他们还不退。于是首阳大君称自己有请柬,递给金宗瑞,金宗瑞照着月光仔细看请柬时,首阳大君命林于乙云拿铁椎击向金宗瑞,金宗瑞倒地,前去保护父亲的金承珪也被杨汀斩杀。随后首阳大君赶紧入宫,启禀端宗,声称金宗瑞图谋不轨,已被诛杀,然后让端宗紧急召众臣入宫,韩明浍制作杀生簿,列入名单的领议政皇甫仁、右赞成李穰、兵曹判书赵克宽等均在入宫时被杀,安平大君则被逮捕并流放江华岛,旋被赐死。被击伤的金宗瑞醒来后逃到其儿媳家中,被军士找出并处斩,随后金宗瑞、皇甫仁等皆枭首示众,首阳大君夺取实权,史称“癸酉靖难”。
癸酉靖难后,首阳大君被拜为“领议政府事、判吏兵曹、兼内外兵马都统使”,封“奋忠仗义匡国辅祚定策靖难功臣”,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五百户,获赐田五百结、奴婢三百口。他与郑麟趾、韩确、韩明浍、权擥、洪达孙、朴从愚、金孝诚、李思哲、李季甸、朴仲孙、崔恒12人为一等靖难功臣,申叔舟、洪允成、杨汀等11人为二等功臣,成三问等20人为三等功臣。在肃清金宗瑞余党的过程中,金宗瑞的旧部咸吉道都节制使李澄玉起兵,自称大金皇帝,欲联合女真攻打汉城,诛杀首阳大君。十月十九日,李澄玉在钟城被当地官员郑种、李行俭暗杀,癸酉靖难的余波告终。
首阳大君成为领议政后,被比作“周公”,权势熏天。随着首阳大君的势力愈发巩固,以惠嫔杨氏(端宗养母)、锦城大君李瑜、宁阳尉郑悰(端宗亲姐夫)为代表的保护端宗的势力开始与首阳大君对立。景泰六年(1455年)闰六月十一日,首阳大君再次发动宫廷政变,逮捕流放惠嫔杨氏、锦城大君、宁阳尉等人,并迫使端宗禅位于己。首阳大君即位后,以端宗名义,将禅让之事通报明朝,明朝予以批准,景泰七年(1456年)四月二十日获明朝诰命、冕服,正式被册封为朝鲜国王,是为世祖。
世祖虽然以禅让之名继位,并获得明朝册封,但是道德有亏,人心不服。尤其是在癸酉靖难时原本支持他一批集贤殿学士,也因为他的篡位野心而逐渐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成三问就是代表。他原本也被策为靖难功臣,但到世祖受禅时,他抱着国玺痛哭,其后开始与集贤殿同僚朴彭年、河纬地、柳诚源、李垲等密谋策划让上王端宗复辟。他们计划在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一日世祖在昌德宫宴请明朝册封使尹凤一行之际杀死世祖及世子李暲等人,执行者是担任“别云剑”(国王侍卫)成胜(成三问之父)和俞应孚。等到宴会即将举行之时,韩明浍以场地狭小为由,主张不必让“别云剑”出席宴会,成三问强烈反对,但世祖听从了韩明浍的建议,并且世子也因生病而不赴宴。当天,成胜试图进入宴会场,被韩明浍阻止,成胜回去向其子主张先杀韩明浍,成三问却认为世子不在场,杀了韩明浍也没什么用,因此反对其父的提议。俞应孚也主张事不宜迟,马上下手,也被成三问、朴彭年等否决。最后他们决定等到下一次世祖和世子同时出场的机会再举大事。然而,之前被成三问拉入伙的成均馆司艺金礩见原计划流产,便在六月二日向岳父右赞成郑昌孙告发了成三问等的复辟计划,郑昌孙赶紧上报世祖,世祖大惊,下令逮捕成三问等人并严刑拷打(柳诚源自杀),最后全部凌迟处死,他们的儿子处以绞刑,其余亲属没为奴婢,成三问等企图让端宗复辟而殉难的大臣就被称为“死六臣”。
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二十一日,又有端宗外戚宋玹寿、权完策划复辟事泄,世祖于是褫夺端宗上王之号,贬为鲁山君,流放江原道宁越。六月二十七日,安东官奴李同告发被流放于庆尚道顺兴的锦城大君与顺兴府使李甫钦策划在顺兴起兵,迎端宗复位。原来李同就是李甫钦的奴婢,而锦城大君手下有个女奴叫金莲,锦城大君与李甫钦密谋时都带着两个奴婢,两个奴婢日久生情。李同判断主人在密谋造反,如果告发的话就可以免贱,于是他让金莲偷走了锦城大君所写的檄文作为证据,告发于安东府使,李甫钦见势不妙,也告发了锦城大君的阴谋。结果锦城大君被逮捕并赐死,李甫钦也被处以绞刑。由于许多顺兴百姓愿意跟从锦城大君起兵,所以顺兴府的行政建置被世祖取消,夷为平地,直到两百多年后的朝鲜肃宗时期才恢复。
经历几次复辟风波后,世祖无法再容忍端宗存活于世,遂于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二十四日赐死端宗,彻底解决了心腹之患。
世祖在平息了端宗复辟运动后,更加倚重韩明浍、韩确、申叔舟、郑麟趾、权擥等靖难功臣,此外还大封佐翼功臣、原从功臣,共计2200余人之多。这些功臣占据大量土地,享有许多特权,形成一个特殊利益集团,世祖自幼好猎,又有“好饮之癖” [24] ,因此通过频繁的酒宴、狩猎等活动来笼络这些功臣,巩固自己的支持基础,利用他们来维持政权,这些功臣也就是所谓的“勋旧派”。功臣之中虽有犯法者,但只要不触动世祖权威,就不会受惩罚,例如靖难功臣洪允成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甚至其家臣公然杀人,世祖仅对其加以戒饬而已。相反,一旦触及世祖权威,则严惩不贷。例如杨汀在癸酉靖难中居功至伟,又久镇北方,还朝时在宴席上酒后失言,居然劝世祖退位,世祖遂毫不留情地将他斩首示众。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咸吉道爆发了朝鲜前期规模最大的叛乱——李施爱之乱。李施爱是归顺李成桂的女真人李原景(兀鲁帖木儿)的后裔,时任会宁府使。由于中央官员对咸吉道百般榨取,导致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李施爱遂与其弟施合杀了巡察康孝文,并声称康孝文勾结韩明浍、申叔舟等作乱,自己才杀了他并起兵清君侧。世祖竟因此怀疑韩明浍、申叔舟,下令逮捕申叔舟父子并软禁韩明浍,派自己的侄儿龟城君李浚领兵讨伐李施爱,但一时难以镇压,世祖甚至决定亲征。到了八月,官军逐渐占上风,李施爱也为其部下李珠、李云露等出卖,被剐于军前。这场叛乱之后,终朝鲜王朝一世,咸吉道(后改称咸镜道)地区备受压制和禁锢。此外,韩明浍和申叔舟虽然被证明是清白的,但世祖对他们的信任也发生动摇,并且重用平乱立功的龟城君等新勋贵来牵制靖难功臣,这从一次宴会中世祖命歌妓在龟城君和韩明浍敬酒时所唱歌词中就可以看出。
到了成化四年(1468年),世祖为麻风病、噩梦、神经衰弱等各种症状所折磨,自知时日无多,便于九月七日传旨禅让于世子李晄。郑麟趾等大臣反对禅位,世祖怒骂道:“运去英雄不自由,汝等欲违予志?是欲促我死也!”于是群臣只好奉戴世子继位,是为睿宗,尊世祖为太上王。次日世祖就升遐于寿康宫明政殿,享年五十二岁。群臣初上庙号为神宗(备选睿宗、圣宗),但是都被睿宗否决,为了彰显乃父“再造功德”而定庙号为世祖。谥号则从“烈文英武神圣仁孝大王”改为“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不立陵碑。明朝赐谥“惠庄”(善政及民曰惠,睿通克复曰庄)。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