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疑惑,只听说过侯姓,哪有什么猴姓啊?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姓氏本来在中国就很普遍,不说那些比较常见的牛、马、龙、熊、虎、鹿等姓,就连鼠、蛇、猪、狗、狐也入了姓。猴姓也是罕见姓氏,仅见于汉族,分布范围却很广。有专门统计,猴姓在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福建、台湾地区都有分布。猴姓的来源不详,不过,据笔者浅陋的见识猜测,猴姓很可能和中华先祖的图腾崇拜有关。猴是常见的动物,又跟人类有一定的渊源,先人以其为图腾,进而把它作为姓氏,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儿。为何猴姓后来变得稀少了?大概是古人觉得自己文明了进步了,不愿再以犬旁动物为姓氏,于是去掉犬旁就变成了侯姓。
提起侯姓,这还真是一个大姓。据统计,侯姓位居百家大姓之73位,侯姓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多此姓,此四省侯姓人口约占全国侯姓总人口的48%。侯姓的源流众多,主要有这么几支:一曰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二曰出自姬姓,春秋时晋侯缗为曲沃武公所灭,子孙逃往他国,以侯为氏;三曰春秋时代,郑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后;四曰刘氏改姓,宋时,刘恒因父罹祸,自幼养于侯、林二家,后改姓侯氏;五曰外族改姓,北魏时鲜卑族的侯奴氏、古口引氏、俟伏侯氏,并改为侯氏。另外,笔者所说的猴姓改侯姓,也有例证,傈僳族以猴为原始图腾姓氏,汉姓为侯。
说“猴”姓也不能不提候姓。候姓也挺古老,古代有官职“候人”,这是夏官之属,是掌道路迎送宾客之官,“候人”之子孙以官为氏。这个姓的人数也十分稀少,大约跟正宗猴姓不相上下吧。
还有其他“猴姓”吗?笔者想起一个典故,《西游记》第一回孙悟空拜菩提老祖为师,菩提说:“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如此说来,胡、孙可能都是从“猴姓”衍生出的。民国时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出上联“孙行者”,标准答案是“胡适之”,这也算是一条例证吧。
笔者觉得还有两个姓与“猴姓”密切相关,一个是复姓夏侯;一个是袁姓。夏侯不说了,袁很可能乃猿的变形,不过这只是猜测,还需专家给出正确答案。
猴年已至,笔者忽然想到咱们中国有没有以猴命名的地名呢?按说猴是人们喜爱的动物,猴地名应该比比皆是,可事实却有点出人意料,在山岛、乡镇、村、街道中,带猴字的地名较多,但到了市县级及以上地区,带猴字的地名就非常罕见了。
都有哪些猴地名呢?有猴山、猴子山、猴嘴山、猴岭山、猴石山、猴石、猴石镇、猴场、猴街、猴岛、猴屿、猴坑、猴子崖、猴子坪、猴子坡、猴盐井、猴头沟等,这些猴地名分布很广,从长城脚下到东海之滨,从大漠深处到南国边陲,都有其踪影。
最著名的猴地名当属猴岛。笔者上小学时就知道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座猴岛。事实上,猴岛还不止一座呢。我国境内至少有五座猴岛,三座在海上,分属海南、广东和上海;一座在浙江千岛湖中;还有一座在河南信阳的南湾水库里。这几座猴岛上的猴子基本上都是猕猴,而猕猴在中国分布最广泛。在山东庙岛群岛里还有一座猴矶岛,不过,这座岛屿上并没有猴子,大概是因为有礁石看着像猴子而得名吧。猴矶岛最出名的是它的灯塔,因此,人们又称其为航标岛。
安徽太平县太平湖畔有个小地方叫猴坑,地方虽小,其特产却赫赫有名,这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猴魁茶是尖茶最好的一种,清末猴坑的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中选肥壮幼嫩的芽叶,精工细制成了王老二魁尖,现称“魁尖”。因猴坑所出的“魁尖”品质超群,特冠以猴坑的地名,称“猴魁”,猴坑也因此名声远扬。
还有一座城市与猴有一定的关联,它就是上海。众所周知,上海有两个简称,一称沪、一称申。申指的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春申君的封地就在今天上海附近,上海称申便由此而来。申是十二地支之一,与之相配的生肖就是猴。如此说来,上海可能与猴有关联。
国外也有猴地名。我们的近邻日本有两个地名就与猴有缘,一曰猴盖山;一曰梨猿桥。猴年如果去日本旅游,不妨去这两个地方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