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七十年代初。
丘陵地带,江北小城的农村。草木葱茏,满目生机。
望湖山峡谷脚下,一处名叫叶家庄的村庄。村庄靠山脉环绕处,一条瘦长蜿蜒曲折的沙河从山顶的泉水出发,一路玩耍嬉戏,流经山坡,流经山下的村庄。
村民的餐桌上有蔬菜,米饭。很少有荤菜。最常见的蔬菜是自家种的扁豆。
村里有一座学校。学校不大,却有五个年级。校长加老师一共三人,教师安排不过来,校长也教课。“当 当 当,当 当……”上午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就像一群刚刚被放出笼子的小黄鸭,蹦蹦跳跳地走出校园,朝家的方向跑去。
小花就是这群孩子们其中的一员。她比较机灵,活泼。跑的最快,所以她第一个到家。
麻麻,麻麻,街个中午吃什么啊?
饭还没烧好。别急啊,再等等。
还在兴奋中的小花,瞬间像一只霜打的茄子——蔫了。小小的身子往门边一靠,撅起了小嘴。
02
春天来临前,山坡光秃秃的。
草木沉睡,村庄静谧。中午时分,陆陆续续有炊烟升起,村庄有了些许生气。
“小花!过来,快过来!我们的饭做好了。”
住在小花家的民兵冲小花招手,他们因为训练任务入住村庄,借用小花家的锅灶,母亲把锅灶让给他们,让他们先做饭,所以自己家的饭就晚了。
小花到家后,民兵们已经做好了饭。第一次招呼小花时,小花还很腼腆,不好意思。后来一来二去,小花和他们都熟悉了,胆子就大了。
小孩子的眼里,别人家的饭就是好吃。哪怕只是普通的蔬菜和白米饭。
03
叶家庄因为地理位置靠山,不仅有适合民兵训练的打靶场,还有可以扔手榴弹的梨园。所以每年春天头上,民兵训练任务开始时,周围村子的男女青年就带着米、菜、油、被子等暂住叶家庄。
民兵们年龄不大,二十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时代。一般入住的人家都是本村有姑娘嫁到叶家庄的,找熟悉的人家借宿。实在没有认识的,大队会安排。安排好住宿,就是训练了。
民训练一般有一个老营长负责带队。早晨八点,吃过早饭的年轻人在场基集合。
“立~正!
向右~~看齐!
稍息!”
然后是手把手教他们拿枪,趴下,如何瞄准等等。对了,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跑操。训练周期大概一个月左右。每天重复以上项目。
训练结束,民兵各自回宿舍吃饭休息。小孩子们赶紧跑去训练场(场基),争着抢着捡宝贝——子弹壳。
子弹壳可是不可多得的玩具。男孩子用来做手枪,女孩子则是单纯的收集着不同型号的子弹壳。有时候小花跑慢了或者去晚了,没捡到子弹壳,住在家里的民兵还会主动给她留下空的子弹壳,这时的小花会很快破涕为笑。
04
住在小花家的两个民兵年纪不大,是土桥大队的。原因前面解释过了,因为小花外婆家就是在土桥大队。两个民兵都有特点。一个喜欢看书,一个很会做饭。
喜欢看书的那位,看到放学的小花,会叫上小花一起看。小花放学到家后,如果他们的饭做好了,会做饭的民兵就会叫上小花过来一起吃饭。
民兵的饭很简单,就是普通的炒扁豆加白米饭。偶尔会放肉。扁豆和肉片一起红烧,肉片够味,扁豆清爽。肉香和豆香融合,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家常菜。
那个油水很少的计划经济年代,普通人家过年过节才会吃肉,并且吃肉需要凭票才能购买。民兵出队训练,队里会有少许补贴,所以扁豆烧肉可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美味。小花小心翼翼地夹了一筷子菜,就连续扒了三四口米饭,不一会儿,一碗米饭下肚,还要吃第二碗。吃饱饭的小花满嘴是油,馋的隔壁小伙伴没办法,口水直咽。
好吃的扁豆烧肉在小花的味蕾记忆里,至今还是香喷喷好吃的味道。
05
春天的时光美丽且短暂。
漫山遍野的香花,打碎碗花,槐花,樱花,杏花,桃花第一次开放时,沙河的水开始涌动。岸边绿色的柳树倒映在水流中,绿盈盈的,扔一颗小石头子,顿时河面上波光粼粼,荡漾起一片绿色的涟漪。
民兵训练活动给叶家庄这个小村庄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景象。村子里老人,大人,年轻人,小孩都很兴奋。愉快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不久,春耕时节到,民兵训练结束,民兵们回自己大队。
过了几年,民兵训练任务取消。因为某些原因,原来在叶家庄山脚下的五年制小学解散,只保留一二年级。
叶家庄村恢复往日的平静。
06
20世纪60年代,为贯彻毛主席提出“搞好群众武装建设,实现全民皆兵”的指示,民兵建设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1970年前后,因中苏关系紧张,所以提倡全民皆兵,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机关工厂以及农村都有民兵组织,农村一个大队编为一个民兵连,配发步枪。民兵在无论训练场,还是在田间、地头、生产工地,时刻不忘军事训练。
1980年前后,由于农村民兵枪支管理松散,丢失及涉枪案件频发等,故枪支统一收归公社(乡)武装部保管。到此,为期十多年的民兵训练告一段落。
07
距离1970年,已经过去五十多年。
逝去的峥嵘岁月,燃烧的是那个年代人火热的青春。参加民兵训练的年轻人,如果还在,恐怕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有的人或许早已不在人世。
那些跟随他们一起年轻过的山坡,场基,梨园,草木,几度夕阳,几度春秋。
吃过扁豆烧肉的小花,眼角也有了岁月的痕迹。某天梦里,小花重回故乡,看到了70年代的村庄,还有那条河。那条流经叶家庄村的沙河。
夏天一到,水流潺潺,生机勃勃,河水来自土地,孕育自然万物,复又重新滋润土地。
那个村庄,那块土地上的人以及植物,一年一年地重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终归有一天,他们,她们,它们,会像从未来过一样,悄无声息,归于宁静。(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