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是一种新型电脑病毒,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漏洞、邮件、广告推广。勒索病毒利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必须拿到解密的私钥才有可能破解。
1、网站挂马
用户浏览挂有木马病毒的网站,可能被植入木马并感染上勒索病毒。
2、邮件传播
互联网常见传播方式——攻击者以广撒网的方式大量传播垃圾邮件、钓鱼邮件,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附件或者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地址,勒索病毒就会在计算机后台静默运行,实施勒索。
3、漏洞传播
通过网络、系统、应用程序的漏洞攻击用户。最典型的案例是2017年在国内泛滥的WannaCry大规模勒索事件,攻击者利用微软445端口协议漏洞,进行感染传播网内计算机。
4、捆绑传播
与其他恶意软件捆绑传播。有用户使用P2P下载例如Bt、迅雷、电驴等下载工具下载文件后,勒索病毒体同下载文件进行捆绑导致用户计算机感染。
5、介质传播
攻击者通过提前植入或通过交叉使用感染等方式,将携有勒索病毒的U盘、光盘等介质进行勒索病毒的移动式传播。携带勒索病毒的光盘、U盘一旦接入计算机,勒索病毒即可能随着其自动运行或用户点击运行导致计算机被感染。
1.文件加密类勒索病毒
利用算法对用户文件进行加密,并以此索要赎金。该类勒索病毒已经成为当前勒索病毒的主要类型,以WannaCry为代表。最常被攻击的主要是政府、军方单位,其次为制造业、银行、金融与医疗系统。
2.数据窃取类勒索病毒
通常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加密用户数据,但在勒索环节,攻击者通过甄别和窃取用户重要数据,以公开重要数据胁迫用户支付勒索赎金。
3.系统加密类勒索病毒
通过各类加密算法对系统磁盘主引导记录、卷引导记录等进行加密,阻止用户访问磁盘,影响用户设备的正常启动和使用,并向用户勒索赎金,甚至对全部磁盘数据进行加密。
4.屏幕锁定类勒索病毒
锁定用户设备的屏幕,显示包含勒索信息的图像、文字,或伪装成系统出现蓝屏错误,直接导致用户无法登录和使用设备,进而勒索用户支付赎金。
勒索病毒是一种极具破坏性、传播性的恶意软件,它通过多种加密算法加密用户数据、恐吓、勒索用户获取高额赎金。近期病毒攻击事件频发,一系列攻击严重影响金融、能源、交通等基础行业。
◆1989至2009年勒索攻击萌出,勒索攻击软件数量有限,且攻击力度小、危害程度低。
◆2010年以后,勒索软件进入活跃期,几乎每年都有变种出现,其攻击范围不断扩大、攻击手段持续翻新。
◆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攻击者要求以比特币形式支付赎金;
◆2014年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针对Android平台的勒索攻击软件,标志着攻击者的注意力开始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转移。
◆勒索攻击在2015年后进入高发期
◆2017年WannaCry勒索攻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至少150个国家、30万名用户受害,共计造成超过80亿美元的损失,至此勒索攻击正式走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全球关注。
01.及时给办公终端和服务器打补丁修复漏洞,包括操作系统以及第三方应用的补丁,尤其是对外提供服务的各种第三方应用,这些应用的安全更新容易被管理员忽视。
02.如果没有使用的必要,应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网络端口,比如:135、139、445、3389等,不对外提供服务的设备不要暴露于公网之上。
03.企业用户应采用具有足够复杂的登录口令来登录办公系统或服务器,并定期更换口令。
04.对重要数据和文件及时进行备份。
05.提高安全运维人员职业素养,除工作电脑需要定期进行木马病毒查杀外,远程办公使用到的其它计算机也应定期查杀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