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真知堂
元青花瓷器,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缠枝莲葫芦叶!但我们习见的荷花,哪有这样长得像葫芦的叶子呢?对于元青花瓷器的研究与鉴赏,多集中在人物故事纹,龙凤纹,麒麟孔雀纹等纹饰上,但对于这种元青花瓷器中最常见的辅助纹饰,缠枝莲葫芦叶,却没有任何人加以研究和探讨。(本文所述,为笔者研究心得,欢迎转载,请注明原创者,请勿剽窃和抄袭。)
笔者收藏瓷器三十多年,开始时也是从元青花入手的。这种元青花的葫芦形叶子,是前辈学者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所谓葫芦叶,指的的元青花瓷器上绘画缠枝花卉(一般有缠枝牡丹和缠枝莲两种),其叶子很奇怪,往往画成葫芦形状,所以称为葫芦叶。其中,缠枝莲的葫芦叶特征特别明显,缠枝牡丹的葫芦叶就没有那么像了。不过,还是有葫芦性质的。
那么,为什么莲花,也就是荷花上的叶子,变成了葫芦状呢?荷花的叶子,大致接近圆形,绝不是这种葫芦形尖头状的!带着这个疑问,当时得不到解答,一搁置就是数十年。
近来无事,闲翻书籍,忽然发现,原来元人所画的缠枝莲,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莲花或者荷花,而是另外一种植物!
--------金莲花!
金莲花,别名:旱荷、旱莲花寒荷、陆地莲、旱地莲、金梅草、金疙瘩;学名:Trollius chinensis Bunge是毛茛科金莲花属的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茎柔软攀附。
茎高30-70厘米,不分枝,疏生(2-)3-4叶。基生叶1-4个,长16-36厘米,有长柄;叶片五角形,长3.8-6.8厘米,宽6.8-12.5厘米,基部心形,三全裂,全裂片分开,中央全裂片菱形,顶端急尖,三裂达中部或稍超过中部,边缘密生稍不相等的三角形锐锯齿,侧全裂片斜扇形,二深裂近基部,上面深裂片与中全裂片相似,下面深裂片较小,斜菱形。
喜冷凉湿润环境,多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或疏林地带。习性:金莲花耐寒,常年生存在2-15摄氏度。
分布于山西、河南北部、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和吉林的西部。生海拔1000-22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下。
原来,我们所谓的缠枝莲,并不是缠枝莲,而是缠枝金莲花!
可以看图片看出金莲花的花朵和元青花是一模一样的,而金莲花的叶子,在元青花瓷器上有真实的写照。就是这种五角形开裂的。
金莲花是内蒙古河北一代草原上常见的植物,一般南方不产。元青花上的金莲花就是蒙古族熟悉的花卉品种,从这点也可以证明,元青花瓷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迎合汉族的审美眼光而烧制的。蒙古族喜欢蓝天白云,金莲花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花卉之一。
元青花瓷器采用白地蓝花绘画出蒙古族喜欢的金莲花。明显的是为了蒙古贵族的喜好,而特殊创烧的器皿!
更何况当时青花瓷的原料贵比黄金,青料全部都是中东进口,瓷土则是御土。其价值高昂,本也不是汉人南人这种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可以使用的。极少数能使用和购买这种青花瓷器的汉人,也是属于当时原北方金国统治下的世家土豪(带兵打仗,拥兵投靠元朝)的那些人。这些人早被蒙古贵族视为同类(如河北张柔,就是原属金国,后降蒙古的汉人万户)
据说,金莲花曾使辽国萧太后皮肤细白,故又被称为养颜金芙蓉,中药称“旱地莲花”,“旱荷花”。旱金莲。曾被列为皇宫贵族专用的名贵饮品,亦有御用“龙井”之称.
它属于旱金莲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蔓生中空。一般六月开花,七月谢落,花呈金黄色,有香味。金莲花之嫩梢,花蕾及新鲜种子,可取作辛辣之调味品,其味可作拼盘配色之用。花茎叶均可入药,有清热凉血消炎功效。它味苦性凉,富含生物碱和黄铜类物质,对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有预防作用,尤对老年便秘有特效,常饮可扩大肺活量,增强人体摄氧能力。
可见,在缺医少药的古代,金莲花作为草原上的草药,对蒙古人的身体健康起了不小的作用。再加上花开艳丽,深得蒙古族喜好是有原因的。
金莲花蔓生,也就是可以缠绕生产,元青花上的缠枝花,最早就是缠枝金莲。在缠枝金莲花的基础上,再演绎出缠枝牡丹(牡丹木本植物,本不应该缠绕)缠枝菊(菊花也不缠绕,洪武典型画法,乃是因为后世模仿缠枝金莲花的工匠皆为汉人,本就没见过缠枝的莲花,只是模仿和再创造,也就演变出了缠枝菊等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