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基因泉多肽修护面膜独家冠名、三元特约赞助推出的中国首档文博探秘类文化互动真人秀节目《博物馆之城》,将于今日21:50在北京卫视播出。
本期节目中,博物馆探秘团成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杰、复旦大学研究生冯琳与北京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杨志国,一起走进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由一座青铜鼎,揭开三千年前北京城历史的迷雾,感受千年来奔流不息的文化长河。
琉璃河——北京西南角一方古老又神秘的土地,因为伯矩鬲和堇鼎的发现,揭开了三千年前北京城的神秘面纱。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都的封地所在,是中国考古史上内涵最丰富的西周遗址之一。而西周燕都,正是北京的“城之源”。因此,讲好琉璃河遗址背后的文化故事,寻找北京的城市文化之源,在新时代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第七期《博物馆之城》中,博物馆探秘团成员单霁翔、李杰、冯琳分别体验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琉璃河遗址的研究部、藏品部和社教部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博物馆探秘团发现了作为北京“城之源”的琉璃河竟然才被发现不足百年。琉璃河遗址为何沉寂如此之久?让我们一起去节目中一探究竟。
单霁翔体验遗址保护工作,探寻遗址公园的意义
“鼎天鬲地,受命北疆”刚来到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大门,单霁翔便被这句磅礴的话语所打动。“鼎”来源于堇鼎,“鬲”来源于伯矩鬲,这两件文物证明了西周燕都的存在,而“受命北疆”则是召公受封于北方疆域,建立了西周燕都。正如外馆墙上所说:北京从这里开始。跟随着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杨志国,单霁翔近距离观看了堇鼎,伯矩鬲这两件十分特别的青铜器,它们身上的铭文证明了《史记》中对召公封燕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体现了青铜制造技术在北京也有了高度的发展,更表明三千年前北京的辉煌灿烂,对于研究北京建城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除了这些珍贵的青铜文物以外,节目组在拍摄期间还在探沟中意外有了新的考古发现。这些器物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最新的考古发现究竟是什么?这些谜题将在节目中揭晓答案。
李杰体验藏品管理保护工作,感悟遗址保护不易
在藏品部刘老师的带领下,博物馆探秘团另一位成员李杰来到了藏品部,体验藏品管理和保护的工作。在分配给李杰的工作中,清洗陶片让她感到有些不解。清洗陶片对文物保护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呢?在刘老师的讲解下李杰惊奇地发现一片小小的不起眼的陶片也能叩开历史的大门。那么,陶片对于琉璃河遗址来说有什么意义?对北京城的历史又有什么渊源?这一切,都能在本期节目中寻找到答案。
冯琳体验趣味拓印,近距离了解古城墙
博物馆探秘团成员冯琳来到西周馆的互动区,与岳老师一起体验趣味拓印,“零距离”了解克盉、克罍,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对这两件国宝级文物进行了初步了解,实现全年龄段都能够感受到中华文物的魅力。紧接着,冯琳跟随岳老师来到了真正的“城之源”——古城墙参观考察。冯琳惊叹于古城墙的与众不同后不免发出疑问: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考古学家研究的都是精美的青铜器,90年代的时候目标为何放在研究城墙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节目中。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经历了一天的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单霁翔做出总结:历史不会掩埋在尘土下。中华文明经历千年兴衰,却在今天焕发了蓬勃生机。正如单霁翔在正片中所说:科学地解释这些历史遗迹,需要大力发展考古遗址公园。不但要让遗址公园保起来、美起来,更要要让它活起来,让它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力地促进了遗址保护和研究,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锁定北京卫视今晚21:50《博物馆之城》,与博物馆探秘团一起走进琉璃河遗址,听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诉说北京城市之源的秘密。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