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杀胡亥后,阎乐回报赵高,赵高尽数召集王公大臣,向他们重述诛杀二世皇帝胡亥之始末,又说:“秦国本是王国;始皇帝君临天下,方改称皇帝。如今山东六国渐次独立,秦国疆域日益狭小,空留皇帝名号,已不合时宜;还是恢复旧制的好。”
连皇帝都敢下手,诸公子及大臣又怎敢道个不字?遂依赵高的意思,立赢子婴为秦王。以黔首之礼葬胡亥于杜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以南的宜春苑中。
胡亥死了,嬴政设想中传之万世的帝国,仅历两世十四年便分崩离析,别说嬴政想不到,恐怕亲手把它玩废了的赵高和继之而来的项羽、刘邦皆如堕云雾。
自公元前707年,春秋一号小霸王郑庄公姬寤生箭射周桓王姬林,点燃烽火;至公元前221年,嬴政一统天下;再到公元前209年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86年烽火连天,仅换来12年饱含辛酸与苦难的和平。不管你怎么看待西周“礼制”,都无法否认“礼崩乐坏” 后的天下,端的是满目疮痍。
也许和个人一样,一个民族的成长,也必须付出代价。
嬴政在家国治理上英明了一辈子,但他绝对想不到,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居然是大秦数百年基业毁于其父子两世之间。
所谓世事无常,大抵如此。
亲历者尚且一脸懵逼,遑论那些远离现场的后来者。唯有被关进大牢,愤恨中满口芬芳的李斯以一句“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预见了大秦帝国的覆灭。
而凡事都要说出个所以然的儒生,则对秦朝之灭亡信誓旦旦地给出了各种说法,虽千言万语,终究难逃贾谊“仁义不施”四字。
鄙人仰慕贾生才华,却不敢苟同他的看法。
若论“不仁不义”,铁血残暴的嬴政与他的憨儿子胡亥比起来,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套致力于维护家族特权的等级制度,不会因为披上“仁义”的外衣便真的适合每一个人;一部鼓励杀戮,挖掘兽性的法律也不会因为给了黔首一条晋升之路就放诸四海而皆准。
从积极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说仁义和残暴都是好刀,但这把刀是砍向敌人还是自身,全在拿刀的人。
很不幸,扭扭捏捏,不愿直面死亡的嬴政,最终没能按自己的意愿安排好大秦帝国的下一任执刀人。
胡亥天真烂漫,还有点憨,陪在垂暮之年的嬴政身边,让血火一生的始皇帝体验一番舐犊之情,于国于家都是好的,但让他继承皇位,掌管一个暗流汹涌,亟待改革的帝国,绝对是一场灾难。
灾难的发生,皆因嬴政的两个想不到。
一是想不到大半生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赵高,内心深处的权欲竟如此炽烈;
二是想不到一向富有远见卓识,与自己并肩作战,纵横天下的李斯,为保一时之权位,竟弃声名如敝履,全然不顾大秦百年基业。
李斯之私心,在他毒杀韩非时,嬴政已见识过,但嬴政大概没想到,一统天下的巨大功名,十几年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生活,丝毫未能撑开李丞相之格局,陷入两难境地之际,李斯想到的依然仅有眼前的富贵——这或许是现实主义者共有的悲哀。
赵高、李斯二人,但凡有一个守住为臣者的底线,大秦也不至于这么快土崩瓦解。
是年九月,赵高令赢子婴斋戒后到宗庙祭祀秦国列祖列宗,接受传国玉玺。
老嬴家的子孙,岂会个个任人摆布,斋戒了五日,嬴子婴对两个儿子说:“丞相赵高杀害二世皇帝于望夷宫,害怕众臣群起而诛之,遂假借道义之名立我为秦王。我听说赵高已与楚国约定,屠灭大秦宗室,瓜分关中之地,各自称王。如今让我斋戒后去宗庙,是欲在庙中杀我。我若称病不去,丞相必亲自来请;他一来,我们便可先下手为强。”
事情的发展果如子婴所料,赵高数次派人请他入宗庙祭祀,子婴迟迟不肯动身。赵高一急,亲自出马,指责子婴道:“祭祀大事,大王怎能不去?”话音未落,便被埋伏在斋宫里的刺客给收拾了。子婴趁势诛灭赵高三族,于咸阳街头曝尸示众。
赵高的一生充满争议,从他的出身,到他的命根儿,再到他曾担任过的中车府令和中丞相这俩职位,史学界皆莫衷一是。我在之前的章节里对这些争议也曾发表过一些个人看法,此处不再赘述。
但有一个疑问,萦绕心头已久,始终找不到答案,今罗列于此,望有识之士解惑。
沙丘宫变,赵高篡改始皇帝遗诏,虽有悖为臣之道,但多少情有可原。
因为赵高与蒙恬、蒙毅有私仇,而蒙氏兄弟与始皇帝指定的继承人扶苏交情匪浅,扶苏一旦登基,赵高小命难保,强推胡亥继位,对赵高来说,算是别无选择。
但蒙氏兄弟伏诛;大秦宗室中的反对者清洗殆尽;李斯父子碎尸咸阳街头;胡亥坐稳皇位,并对他言听计从之后。赵高完全有机会做个好人。
只需赵高在独揽大权的同时对百官及百姓略示温柔,死前还政嬴政子孙,大秦再能有个百余年国祚,史官稍作修饰,不敢说比肩伊尹、周公,赵高给自己立出个霍光的人设还是有机会的。
可他偏偏要干些指鹿为马的无聊勾当,欺上瞒下,打压忠良,以至大泽乡星星之火,终成滔天之势,老秦人五百年艰苦奋斗,一朝化为烟尘,自身亦遗臭万年。
如果赵高是个无能的糊涂蛋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是与传国玉玺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之书写者李斯齐名的秦朝大书法家,曾撰写大秦启蒙读物《爰历篇》;并且和李斯一样精通秦律,由此而成为胡亥老师;史书上虽没有他提出政见的记载,然跟随始皇帝二十余年,政治水平打个八十分应该问题不大;再加上他身强力壮,善于驾车,可谓文武双全,权谋手段更是直接把第一丞相李斯耍的团团转。
曾被颇具慧眼的嬴政亲自认证为精明强干之士的赵高,为什么会做出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清朝史学家赵翼很可能和本人一样百思不得其解,遂放飞想象力,给他的老本家编了一套堪称古今第一“大棋”的故事。
故事讲说:赵高本是赵国公子,愤恨赵国为秦所灭,不惜自残以靠近嬴政,伺机挑动秦庭内部斗争,尽诛秦国宗室子弟,殄灭大秦社稷。终报国恨家仇。
这故事假《史记索隐》之名,却编的跟《史记》中提到的赵高出身完全对不上,而且有侮辱嬴政和秦国众臣智商的嫌疑.不过作为复仇爽文的历史背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个人认为,哪怕说赵高因身体变态造成心理变态,也比“大棋论”要靠谱的多。至于其他可能性,诸位自行发挥。
处理完内务,嬴子婴腾出手来,调兵遣将增援峣关(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刘邦着急入关,意欲强攻。张良劝曰:“秦军依然强悍,切莫轻敌。俺们可先派人到附近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同时让郦食其、陆贾以巨大利益引诱秦军将领投诚。”
秦将果然没能顶住诱惑,欲与刘邦军联合;刘邦正要答应。张良又有话说:“目前只是秦军将领欲叛,其麾下士卒未必肯听;不如趁其麻痹懈怠,出兵击之。”刘邦对张良端的是唯命是从,当即率军绕过峣关,翻越蒉(音:快)山,突袭秦军,大败之于蓝田以南。进至蓝田后,又战于蓝田之北,秦军再次大败。
在张良直戳人性,鬼神莫测,全然不讲武德的撺掇下,大秦帝国的崩溃,眼看就要来了。
全文完,欲知后事如何,勿忘关注、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