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市武江区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业振兴,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武江区立足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武江区成功申报创建武江区省级蔬菜产业园,该产业园规划总投资2.13亿元,重点开展叶菜类和应季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引领工程等六大工程13个项目,发展城郊休闲型优质蔬菜产业,计划到2023年底,产业园实现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达14.5亿元以上,辐射带动近1.3万户农户,带动就业人数超1200人。
武江区积极推进武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重阳加工园)建设,该项目投资估算3亿元,总建设用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2万平方米,建设有教育科研建筑2栋、厂房16栋。建成后可引进3—5个年产值2000万元的规上企业进驻投产,并与当地合作社、农户建立起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武江区成立镇级公司3家,村级公司16家,打造乡村振兴车间3间,吸纳就业人数110多人,通过整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和企业资本,进一步激活镇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实现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夯实基础。
聚焦人才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武江区紧紧围绕人才振兴,依托武江区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以及镇党群服务中心或综合文化站现有资源和力量,探索建立“1+5+N”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引才、用才、育才体系,建设区、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6个,实现人员和资源共享,畅通人才、智力、技术助农通道,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扎实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区财政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300万元,增幅达50%,还研究制定《韶关市武江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实施方案》,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等8名高层次人才为武江区提供高端智力服务;大力开展精勤农民培育,举办了精勤农民培训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5人;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建立企业与技工学校精准对接机制,健全终身学习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新增评审“乡村工匠”职称50多人,培训南粤家政102人次、粤菜师傅102人次、广东技工103人次、农村电商31人次。
聚焦文化振兴,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武江区精心打造5个镇实践所、51个村实践站,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着力发掘、保护、传承、利用南岭特色乡风文化文明,挖掘培育重阳水口赛龙舟、龙归后坪客家山歌、江湾瑶族习俗等一批传统文化项目,打造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基层理论宣讲、“百花放映”送电影下乡、“讲好人故事 建善美之城”道德模范故事汇等一批品牌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制定了《武江区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培育乡风文明的领导作用,把落实移风易俗纳入农户积分评分表重要积分项目。
武江区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文明走进基层,走进千家万户,全区5个镇都获得了“市级文明镇”称号,西河镇红星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万侯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西河镇红星村、下坑村,江湾镇湖洋村,龙归镇社主村,重阳镇万候村、西联镇芙蓉村等6个村获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龙归镇方田村、社主村、江湾镇围坪村、西河镇下坑村等4个村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聚焦生态振兴,塑造乡村振兴“新风貌”
一直以来,武江区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道路面硬化建设,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客车,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完成村道路面硬化,完成率为100%;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统筹涉农资金1020.5万元,新建、提升农村公厕137个,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236户,公厕户厕普及率100%。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262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完成率为95.9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率为86.81%。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273个自然村全面完成整治工作,拆除泥砖房2.33万间,共计67.36万平方米,占应拆尽拆破旧泥砖房的100%。持续完善管护机制,273个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均建立垃圾收集点以及配备保洁员,完成率为100%。投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60万元,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管理维护,申报涉农资金610万元,开展农村集中供水管理维护。创新开展“打擂比武”活动,推动乡村面貌持续改善,2020年以来,区财政共安排1.04亿元资金,分别用于“打擂比武”组团筹集资金1:1配套奖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评选奖补,有效引导村民、企业等各方力量捐资捐物、投工投劳。
截至目前,全区撬动社会资金、村民自筹资金6639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2万多工日。全区273个自然村全部达到了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美丽宜居村89个、特色精品村81个,建设“四小园”901个。“龙归—江湾乡村精品线路”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聚焦组织振兴,激发党建引领“新效能”
2021年以来,武江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突出四个重点,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领导力、号召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细化“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农村三级党建网格,创建一级网络51个、二级网络190个,三级网络2107个。选派5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年富力强党员干部担任新一轮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书记。高标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根据驻镇帮镇扶村成员任职条件和派驻村实际,综合研究选派27名干部到5个镇27个村驻镇帮镇扶村,其中挂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6人,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创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把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以农业特色产业三级党组织推动形成武江“125”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5个农产品被选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推行“支部引领、党群参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武江区登记注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28家,全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资产总额约24亿元,资产总额位列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将服务融入阵地建设,启动“一中心多站点”立体化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工作,优化“百米服务圈”“联户党员”工作机制,健全村民议事堂工作模式,让群众“有事好商量”。
【全媒体记者】唐音
【通讯员】郑平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