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护国寺来碗豆汁儿转边儿喝
千万别跟服务员要勺儿
有个老套的段子,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就是把他按倒了强灌一碗豆汁儿,如果这人站起来骂街,那就有待考证;如果这人站起来问,“还有焦圈儿吗?”那就是老北京无疑。
护国寺,原本是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如今护国寺附近,成了北京有名的传统小吃街。
豆汁儿这事,原本是北京穷人的吃食,据传早在辽宋时期就已在北京地区盛行,而豆汁成为宫廷饮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事情。
若是路过护国寺,不妨去来碗豆汁儿尝尝。
对了,假懂的人只知道焦圈儿蘸豆汁儿,真懂的人得豆汁儿碗转边儿喝——千万别跟跟服务员要勺儿,外行了。
去门框胡同
排队吃一回正经的“爆肚冯”
美食导航:西城区廊房二条56号(门框胡同附近)
去西四包子铺
排一回“网红包子”
这是一份关于老西城的记忆。
“西四包子铺”最早开业于清末民初,老板曾是晚清御厨,算起来已有百年历史了。
民国以后,御厨由于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就在西四十字路口开了一家包子铺。
百年来,西四包子铺大概是北京“长得最丑却最好吃”的包子——薄薄的包子皮浸满了汁水,常年只卖猪肉大葱一种馅儿,每人限量半斤,多了不卖,但依然挡不住每天食客们的热情——每天九点半发号,九点钟食客们就排起大队,想吃一次包子至少要等1个小时。
但当你拿到包子一口咬下去,会治愈你所有的坏情绪——确实好吃,1小时等得值啊!
美食导航:西城区西四北大街236号
去牛街北口儿
排队吃一回老北京涮肉
去鼓楼
吃一回正经的“姚记炒肝”
“要想吃炒肝,鼓楼一拐弯”。
何为炒肝儿?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用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而鼓楼一拐弯儿,这家门脸不大甚至装修有点旧的小店,不仅每天的本地食客们前来排大队,美国总统拜登也曾来此。
如果再配上炸灌肠、豌豆黄、炸咯吱、卤煮等老北京小吃,嚯!那一瞬间,似乎自己的舌尖富有四方,犹如帝王。
去前门“都一处”
烧麦就着炸三角咬一口,爽!
清乾隆三年(1738),一个姓王的山西人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搭了一席棚小酒店,这就是都一处的前身。
到了同治年间,都一处增添了烧麦,由于皮薄馅满而且味道极好,一举闻名。
但真正懂行的人除了烧卖还必点炸三角——都一处历史上经营的第一个菜品。
炸三角乍看上去很平常,像油炸过的小汤包,但老食客们都知道,哪怕寻遍北京城,也只此一家。
在老年间,天桥一带各个戏馆一散场,都一处立即满座,其热闹场面与今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景阳胡同
喝一回溥仪爱喝的双皮奶
景阳胡同在南锣鼓巷附近,元代属昭回坊,明代属靖恭坊,称宣家井胡同,清代属镶黄旗,称井儿胡同,民国后沿用,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景阳胡同。
双皮奶最初并非北京小吃,它原是一道粤式甜品,清朝时起源自顺德,用水牛奶做原料,由于末代皇帝溥仪的欣赏,在北京逐渐流传开来。
如今的景阳胡同,东段依然保留着高大槐树,青灰色黏土砖以及抹灰墙面的平房,给人心安的宁静。
来胡同儿里的小店,要一杯双皮奶,甜在嘴里,梦在心里。
去簋街
蹲小板凳啃麻小儿,辣——
从东直门立交桥西段走到交道口东大街,一到夜幕降临时分,满街红灯笼,家家“麻小儿”,闻着味儿就找着簋街了。
有人开玩笑说,外国友人来京办差,双方最好的“破冰”方式,就是拉到簋街吃一顿“麻小儿”——由于簋街周围有许多大使馆,这也使得国外的游客和国外在京工作人员寻香而来,在一盆火红的麻小儿中,看到一个火红的China。
来,一盆麻小儿解千愁。
去便宜坊
吃一回正经的“焖炉烤鸭”
到“四世同堂”
吃一回“麻将豌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