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328年
秦国公子华、张仪率军队围攻魏国蒲阳,予以攻占。张仪又建议秦王,把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当人质。张仪于是劝说魏王道:“秦国待魏国十分宽厚,魏国可不能对秦国不讲礼义。”魏国于是拿出上郡的十五个县来报答秦国。张仪回国后被任命为秦国国相。
公元前327年
秦国夺取西戎的义渠国,改为一个县,把国君当作臣下。
秦国归还焦城、曲沃给魏国。
读者以为:一、张仪率秦军攻占魏国蒲阳,再以秦国公子为人质、归还蒲阳为条件,换来了魏国上郡。对比蒲阳和上郡,蒲阳大体为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而上郡为一个郡的行政区划,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的三十六郡之一,下辖约五个县。相当于秦国以一县换取魏国五县,这一交换的背后,带有了明显的威逼利诱的含义,威逼即魏国如若不交换,则秦国继续攻打并占领更多国土;利诱即秦国表示诚意,派出秦王的公子作为人质,且归还占领的蒲阳。个人觉得外交其实是政治军事的延续,张仪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口才一流自是不可否认,但根本原因是秦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魏国,且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张仪也因此获得了秦国宰相职位,算得上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国家,做了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获得了期待的收获。二、义渠,大体位于今甘肃庆阳市宁县,商朝时期就存在,属于古代西戎中的一支。经历了商、周两代约千余年,后被秦国彻底消灭,融入了中原华夏族。此时,义渠还存在,只不过实力不敌秦国,暂时臣服,义渠归入秦国成为义渠县,义渠王担任县令。
2.公元前326年
赵国赵肃侯去世,其子即位为赵武灵王;设置“博闻师”的官职三人,又设左、右司过的官职三人。即位后先问候先王的贵臣肥义,增加了他的俸禄。
公元前325年
夏季,四月,戊午(初四),秦国国君(秦惠文王)首次称王
卫国卫平侯去世,其子嗣君即位。卫国有个苦役犯逃到魏国,为魏国王后治病。卫嗣君听说后,要求用五十金把他买回来,经过五次反复,魏国仍是不给,便打算用左氏城去换。左右侍臣劝谏说:“用一个城去买一个逃犯,值得吗?”嗣君答道:“这你们就不懂了!治理政事不忽略小事,就不会有大乱子。如果法度不建立,当杀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是无用的。法度严明,违法必究,失去十个左氏城,也终无大害。”魏王听说这件事,感叹说:“国君的愿望,不满足他恐怕会不吉利。”于是用车把逃犯送回卫国,未取报偿。
读者以为:一、赵国设置的“博闻师”这个官职相当于秦国设置的“博士”,大体是掌管书籍文典,当任君主的学术顾问,“左右司过”则是掌纠君主过失,相当于负责监察的御史。二、卫国国势衰落,故贬称号为君,为卫嗣君。卫嗣君为了加强内部治理,加强君主权威,树立典型不惜用一座左氏城去交换一个逃往魏国的逃犯。从卫国提出五十金交换,反复谈判五次,说明市场价一个逃犯的价格应该是五十金左右,因为价格如果明显低于市场价,卫国在遭到拒绝后,会根据行情价适当提高价格,所以于卫国而言,给出的五十金是市场价,毕竟谈判的过程即双方提出的价格取中间值的过程。但因为该逃犯可以替魏国王后治病,于魏国而言价格要高于市场价五十金,这应该是反复谈判五次却无法取得一致的原因。但卫嗣君在谈判破裂后,提出了拿一座城市来交换,并解释了是实现国家内部法律得到伸张,加强内部治理。一下子把谈判的内容从纯粹的一个逃犯交换上升到了国家内部治理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原高于市场价的一座城市。此时的魏国,如果继续不接受一座城池的条件,就是耍无赖,如果接受了一座城池的条件,就是不仁德,为了一座城池,破坏卫国伸张法律的诉求,也同样自己本国法律的贯彻、执行。所以,魏惠王说:不听卫国的话则不吉利,归还逃犯,分文不取。
但假如卫国遇到的是一个无赖、无视规则的国家呢?假设魏国还是不肯交换?那卫嗣君该怎么办?继续用两座、三座甚至十座城池去交换?真的用十座换一个逃犯,史书会如何评价?迂腐?还是对正义的执着?
3.公元前324年
秦国张仪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陕。
苏秦与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发现。苏秦十分恐惧,于是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变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齐国,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力量。”易王同意了,苏秦便伪装得罪燕国逃奔齐国,齐宣王留他做客卿。苏秦鼓动齐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显示齐王的地位,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为燕国效劳。
公元前323年
秦国张仪与齐国、楚国的国相在啮桑举行会议。
韩国、燕国都自称为王,唯独赵国赵武灵王当时还不愿称王,他说:“没有这样的实力,怎么敢用这样的名分!”命令国中人称呼他为君。
读者以为:一、苏秦为燕国充当间谍,在齐国鼓动齐王提高政府开支、削弱国家财政。个人觉得:其实间谍的结局往往难以圆满,执行间谍任务的时候,失败的可能性是如影随形的,一旦失败那就是生命的尽头。而哪怕一直没有暴露身份,时间久了,自己一方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敌方同化了、叛变了?用生命换取的往往是双方都需要不断考验又不敢信任的尴尬境地,而每一次考验都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大拷问,而信念的极大动摇。二、在战国七雄纷纷称王的时期,赵国的拒绝称王反而显得十分突出,这种突出的行为带有一种“尊王”的含义。周朝,“王”是独一无二的,是周天子才享有的,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打出的旗号也是“尊王攘夷”,可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彻底否定了周王花瓶存在的意义,各诸侯纷纷称王。同时,赵国缓称王,也有少出风头,避免争霸战争,加强自身内部发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