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蛇类是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一类有毒蛇类,而我国也是亚洲蝮属的主要分布区,超过一半以上的亚洲蝮属种类分布在我国,有一部分还是我国的特有种类。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我国的动物学家对于亚洲蝮属蛇类的研究都没中断过。不仅是涉及它们的分类地位确立,还是涉及种群基因扩散谱系研究,都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数据。
亚洲蝮属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境内各类生态环境中的蛇类。因为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导致了很多种类的一些形态差异不明显,这也是它们近年来分类研究的争议点之一。短尾蝮是亚洲蝮属蛇类中在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小型毒蛇,由于分布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大,也是造成蛇伤的主要蛇类之一。
短尾蝮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各省份,有意思的是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也有少数短尾蝮的种群分布;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可以说,短尾蝮在我国分布的数量最多,范围最广,分布的区域人口密度集中。短尾蝮适应的生境非常广泛,常见于平原、丘陵的草丛中,主要是夜晚活动较为活跃。
短尾蝮的模式产地在朝鲜半岛,关于它的分类界定早期也是颇具争议。早期的一些学者认为分布在我国境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短尾蝮为日本蝮的亚种。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产地的短尾蝮蛇在形态上都有些差异,而这些细微的特征差异往往是动物学家研究和争议的焦点。
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短尾蝮、东北地区的短尾蝮和日本蝮它们的斑纹都很相似,都是成对的马蹄形,头部有白眉,鼻间鳞呈逗号状。唯一的一些细微差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短尾蝮体色主要是红褐色,东北地区的呈灰色、日本蝮则呈灰褐色;另外我国分布的短尾蝮斑纹近圆形,而日本蝮斑纹近方形。
我国的动物学家利用分子生物遗传技术分析了这几个地区的短尾蝮族群的基因聚合关系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短尾蝮族群和东北地区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日本蝮的遗传距离较远,因此认为我国境内分布的长江中下游的短尾蝮和东北地区的短尾蝮是同物异名,也就是同为一个种群,只是因为分布地域的差异而导致有形态的细微差异,也直接否定了其是日本蝮的分类争议。
短尾蝮是我国的剧毒蛇类之一,根据LD50的测试值为腹腔平均为0.5mg/kg左右,静脉注射为1.0mg/kg,毒性算是中等程度的了,平均排毒量有28ml,排毒量不大,但也足够引起致命的后果。被咬伤部位一般会产生胀痛感、青紫、水泡、瘀斑或组织坏死现象,并伴有头昏、心悸等较为严重的症状。短尾蝮虽然属于蝰科蛇类,它的毒素属于混合毒素,主要以血循毒为主,也含有神经毒素,不小心被它咬中之后,治疗不及时,也会引起“烂肉。国内每年被短尾蝮蛇咬伤的案例只要及时救治,都不会引起生命的危险。
短尾蝮的蛇毒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提取蛇毒中的一些成分用于抗凝蛋白制剂的制备,甚至用于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生物天然制剂。在中医药用领域,短尾蝮也大量用于制作蛇酒、蛇干以及蛇粉等,其野生种群资源也因此遭到过度的利用而急剧下降。
短尾蝮蛇幼体和成体在毒液成分的含量上有些许差异,虽然大部分的毒素成分一致,但有些低量成分仅在成年的个体蛇毒毒素中才有,根据抗蛇毒血清的中和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和大部分的高分子量的毒素,但有一些低分子量的毒素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这就给被短尾蝮幼体还是成体咬伤的人在针对性治疗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朝鲜半岛作为短尾蝮的模式产地,也有一定的数量分布,根据2019年的一篇报道,朝鲜半岛韩国发现有短尾蝮和中介蝮的可能复合体蛇类,形态特征介于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这也表明这些地区的蝮蛇之间的亲缘关系复杂程度。